当地时间21日,据英国首相府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英国首相斯塔默、德国总理梅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波兰总理图斯克、葡萄牙总统科斯塔、挪威首相斯特勒、芬兰总统斯图布、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天发表联合声明。
声明表示,各方一致支持争取公正而持久的和平,并赞同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立即停火、以当前接触线作为谈判起点的主张。声明重申,国际边界不应以武力方式改变。各方强调,将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经济和国防工业的制裁与压力。
声明还透露,多国正研究动用被冻结的俄罗斯主权资产,为乌克兰提供必要的财政资源。各国领导人计划于本周晚些时候在欧洲理事会及“意愿联盟”会议框架下继续磋商,推进相关工作并进一步加强对乌克兰的支持。(总台记者 陈林聪)
相关报道
泽连斯基:乌克兰已准备好结束俄乌冲突

当地时间21日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讲话中表示,乌方已完成与欧洲伙伴即将举行会晤的准备工作,并将在本周签署一项关于防御能力的新协议。泽连斯基称,这项协议将在事实上成为乌克兰长期安全保障的一部分,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持久保护。
他指出,乌克兰与伙伴国家在外交问题上保持一致立场。泽连斯基重申,乌克兰已准备好结束俄乌冲突。他透露,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期间,双方同意尝试以当前前线为基础进行谈判。(总台记者 王晋燕)
特朗普称尚未就与普京的会晤做出决定

当地时间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尚未就与普京的会晤做出决定。特朗普还表示,他仍然认为乌克兰与俄罗斯有机会停火。
当天稍早时,白宫高级官员表示,目前没有安排特朗普与普京会面的计划。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21日的简报中表示,俄美领导人此前并没有确定会晤的具体日期,并否认了有媒体提出的、两国总统会同机抵达会晤地点布达佩斯的说法。佩斯科夫称,会晤前需要开展复杂的筹备工作,对此,俄方保持务实态度。
此外,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总裁德米特里耶夫当天在社交媒体表示,媒体在曲解俄美首脑会晤在“最近的将来”举行的含义。他强调会晤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总台央视记者 刘骁骞 王斌)
俄美元首布达佩斯会晤计划引发多方博弈
10月16日俄美总统通话讨论乌克兰局势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计划与普京在布达佩斯会晤,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即匈牙利、欧盟、乌克兰多方反响强烈,背后是激烈的立场博弈。
总台记者 卜卫军:目前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社会上还感受不到俄美元首会晤前的氛围,不过,在俄美元首布达佩斯会晤计划公布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立即就表示欢迎,称布达佩斯是欧洲唯一适合举办俄美和平峰会的地方。

总台记者 卜卫军:匈牙利对会晤选址布达佩斯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8月俄美曾筹备阿拉斯加会晤时,匈牙利媒体就猜测布达佩斯可能入选。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0日也指出,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与俄美两国领导人的良好关系促成了这一选址。

总台记者 卜卫军:欧盟态度则极为复杂,一方面想让芬兰总统斯图布参会,借匈牙利的欧盟、北约成员国身份“蹭上谈判桌”;另一方面欧盟因匈牙利多次反对援乌、乌克兰入欧及禁俄能源,计划援引《欧盟条约》第七条剥夺其投票权。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20日直言会晤“不太好”,邀请俄罗斯领导人赴欧“令人难以置信”。西班牙《国家报》还引欧盟消息人士称,此次会晤是“政治噩梦”“欧洲耻辱”,并指出俄或借会晤加深欧盟裂痕,同时为欧尔班积累政治资本。
总台记者 卜卫军:对此,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20日反驳,称无法理解欧盟“满是闲话”的态度,直言欧盟主战派“不会被邀请至缔造和平的地方”,并指责欧盟有意延长冲突、阻碍会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明确表达不情愿,19日受访时,他称“不相信匈牙利能做到公正”,但表示愿参会,并准备以当前交战接触线为基础谈领土问题。

总台记者 卜卫军:目前俄乌和谈虽已启动,但各方妥协空间有限,短期前景并不乐观。同时,也有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美俄元首会晤筹备工作暂时中止。而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目前已经抵达美国,据信是与美方磋商此次会晤的筹备工作。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美英俄曾在布达佩斯签署《布达佩斯备忘录》,以安全保障换乌克兰弃核。如今历史场景重现,美俄会晤能否在布达佩斯举行,能否有所突破、多方博弈将走向何方,仍待观察。
乌克兰首都基辅响起多次爆炸声
当地时间10月22日凌晨,总台记者获悉,乌克兰首都基辅响起多次爆炸声,此前基辅拉响防空警报。(总台记者 王晋燕)
乌称俄罗斯铁路发生爆炸 或影响俄军补给

当地时间21日,据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的消息人士称,俄罗斯普斯科夫至圣彼得堡铁路发生爆炸。该铁路被用于俄方的军事物流运输。
这名消息人士称,爆炸导致一列货运列车部分车厢起火。俄罗斯特种部门随后赶赴现场处置。事发地区的移动互联网在事故发生后中断。消息人士还表示,爆炸已使俄方的铁路运输和后勤补给受阻,这一情况可能对俄军的物资供应产生不利影响。
俄罗斯方面对此暂无回应。(总台记者 王晋燕)
编辑:胡倩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