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斌 王卓 自贡融媒记者 周馨钰
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长期痛点,自贡高新区构建了“靶向破局+数字支撑”的系统性改革路径。针对融资服务中的“信息孤岛”顽疾,该区率先整合12个审批部门的涉企数据、15类惠企政策共91个事项,通过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助力金融机构快速掌握企业信用状况;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将项目审批时限从24个工作日压减至7个工作日,为企业抢占发展先机。

在服务体系搭建上,高新区组建由管委会、金融机构、企业代表组成的试点工作小组,建立20余人的三级服务梯队——“驻园专员”每周三天现场办公接需求,“行业顾问”聚焦产业链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首席服务官”专项协调重大疑难问题;还通过“1317”专员服务行动,选派100名营商环境服务专员“一对一”对接300余家“四上”企业,构建需求闭环处理机制。
数字技术成为改革落地的关键支撑。该区依托四川政务服务网、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企业开办、税务登记、社保查询等142项涉企高频事项纳入“一网通办”,创新“系统智审+确认申领”模式,企业符合条件即可“坐等到账”;同时借力“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累计查询企业资金流信息超600笔,促成园区企业授信超20户,实现“数据跑路”替代“企业跑腿”。
改革直接推动融资效率大幅提升,企业获得感显著增强。“过去企业要跑银行、跑部门、跑园区,现在提交一次需求,三天内就有专员对接。”自贡高新区企业服务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自贡农商银行依托改革配套机制,已向国铨电子、鹏成科技等24户园区中小微企业授信并发放贷款7.12亿元,发放政策宣传资料200余份;自贡鹏成科技负责人通过“蜀信e贷”获贷后感慨:“这是帮我们把无形资产变成真金白银了!”

改革还实现政策服务精准触达,目前政策推送准确率超90%,通过“免申即享”兑现奖补资金超1300万元,彻底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与高效政务服务的叠加效应更让园区活力迸发:珈钠新能源项目“交地即交证”,九识智能西南区域总部从签约到试产仅10个月,彰显“金融支持+政务服务”双重优势。
从改革实践来看,其核心价值体现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从“政府端菜”模式转向“企业点单”模式,从被动响应企业需求转向主动提供服务。园区企业反馈显示,改革前后融资服务的办理方式、选择空间差异显著。随着“贷款一件事”改革持续深化,自贡高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投资创业方面的优势逐步凸显,其改革经验也为全省工业园区优化融资服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路径。
编辑:余耀
责任编辑:陈继东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