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冰在二维下“织网式”结晶过程被揭示

2025-10-23 19:14 光明日报

0

分享

光明日报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晋浩天)从日常生活中的冰块、冰水,到自然环境中的冰雪、冰川……冰是很常见的。在一般认知中,它从一个微小的晶核开始,按部就班长成规则的三维晶体。然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教授徐莉梅、教授江颖、特聘研究员田野及王恩哥院士团队,在微观世界捕捉到了颠覆常识的一幕:水分子牵引整个结构协同演化,像蜘蛛编织网一样逐步展开。研究团队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了冰在二维下独特的“织网式”结晶过程。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田野介绍,研究团队将水分子“撒”在石墨表面,在极低温条件下冻结成无序二维冰。随后通过缓慢升温“退火”,让二维冰逐步结晶。在团队自行研制的国产高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镜下,科研人员首次“看见”冰从枝状分型结构到岛状晶域的原子级演化过程:起初呈现细长枝杈状结构,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增宽、延展,最终拼接成片状“小岛”。

最令团队惊讶的是,这场结晶盛宴中始终缺席的“主角”——传统成核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临界晶核”,在这里竟消失得无影无踪。真正的“引导者”是表面吸附的水分子,它们如同“织网”一般,牵引整个结构协同演化。

徐莉梅说:“这种‘蜘蛛织网’式的结晶机制表明,无序二维冰的结晶不仅仅是平面分子的简单重排,还受到三维分子的协同作用驱动。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并结合机器学习构型解析,我们不仅重现了无序冰的有序化过程,更揭示了二维晶化中三维分子协同演化的微观机制。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长期以来关于冰及其他材料‘先成核后晶化生长’的规律,为低维体系的无序向有序演化提供了全新的微观动态图像。”

“这一研究表明,在低维与限域条件下,水的结冰和相变行为远远超出了传统认知,这对于防结冰、低温冻存、气候变化乃至地外生命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有望催生变革性技术。此外,这一发现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它还刷新了人们对低维材料(如石墨烯、氮化硼等)结晶规律的理解,为低维材料的可控生长、原子级结构设计以及功能材料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江颖说。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韩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