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赛事观察 | 自贡如何借川超“东风”破青训“坚冰”

2025-10-24 16:32 自贡网

0

分享

魅力川超.jpg

自贡融媒记者 黄鸿

川超开赛以来,自贡队一路高歌猛进,主场战绩更是势不可当,火爆的球市彻底点燃整座城市的激情:一票难求的背后,是自贡人热爱家乡、追梦绿茵的生动写照。这团足球之火,不应只是昙花一现的赛事盛况,更应成为打造“足球+文旅”的契机。能否抓住这一契机,重点在于能否破解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深层困境,为足球运动夯实人才与文化的根基。
68fadfb5f369d.jpg
欣喜的是,自贡已拥有孕育足球的沃土:业余联赛、社区联赛、校园联赛等各类赛事每年超千场,不仅有效激发本土足球爱好者的热情,更吸引周边城市球队参与。充满活力的足球生态充分展现了自贡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更令人鼓舞的是,在青少年足球方面,社会观念正悄然变化——昔日“踢球影响学习”的斥责,正被今天“技多不压身”的支持所取代。
68fadfb5e6969.jpg
每逢周末,家长在赛场边的助威与朋友圈的分享,正是社会认同体育育人功能的生动缩影。与此同时,近年来自贡针对乡村教师的公益足球培训,也展现出推动足球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这些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共识,与自贡狠抓校园足球、完善青训体系的努力同频共振,共同构成自贡青少年足球迈向未来的坚实基础与宝贵财富。
576c5db0b3d2d14705f874ccc97f1f34.png
然而,在可喜变化的背后,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仍面临诸多考验。
在乡村,足球师资短缺、家长观念陈旧等,成为一道“隐形隔膜”,让校园足球举步维艰;在城区,升学压力导致的人才流失等问题,同样制约着足球人才的成长。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青训体系缺失、训练时间不足和足球氛围不浓,它们相互交织,构成一道制约自贡青训质变的“高墙”。若不能有效突破,终难形成推动足球产业长远发展的持久动力。
688626e63a36e.jpg
因此,当川超热度正盛之时,自贡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更需冷静思考,如何将关注度转化为破解青训瓶颈的行动力。
6646b881abca7.jpg

首先,需破解规划之困。政府应扮演好“引导者”与“服务者”的角色,在场地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大力度,并牵头制定符合自贡特色的青训发展规划,科学统筹谋划,避免各自为战。同时,要大胆探索商业化路径,鼓励社会资本注入,让培训机构不仅能“活下去”,还要“发展好”,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需破解师资之困。应大力推广“校企合作”模式,让自贡灯城燊龙队球员、专业俱乐部教练走进校园,解决学校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痛点。同时,要建立学习与训练的联动机制,用事实向家长证明,足球训练与文化学习并不是非此即彼,两者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赢得更广泛、更坚定的社会支持。

最后,需破解动力之困。要建立从校园联赛到区县竞赛的多层次、常态化赛事体系,尤其要增加乡村学校的参赛机会,让足球苗子在实战中成长。更宏大的图景是,将川超的热度与自贡独特的恐龙、彩灯、井盐文化相结合,打造独具魅力的赛事品牌,让“看川超、游自贡”成为一种新风尚,真正实现“足球+文旅”的融合发展。

6567d1b0a7f05.jpg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川超是一阵强劲的“东风”,但足球事业却是一场考验耐力的“马拉松”,只有以川超热度作为支点,撬动青少年足球这块极具开发价值的基石,才能使自贡在拥有火爆球市的同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足球人才。这些足球小将或是明日之星,或将是资深球迷,都将成为自贡足球未来不可或缺的拼图。
6646b88174c96.jpg

编辑:张翠娜

责任编辑:郑皓匀

编审:韩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