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兰艳

“以前过节就是发发米油,现在不一样了,活动都是我们自己参与设计的。”72岁的社区居民李大爷一边涂抹沙拉酱,一边道出了社区服务的核心变化。这份“不一样”,源于升坪街社区作为沿滩区落实省级城乡社区治理优化提升行动的点位,其推行的“党建引领+五社联动”机制与“镇—社区—院落”三级社工服务体系所带来的变化。此次重阳节活动,正是社区“沿馨颐养”为老服务小微项目的具体落地场景。

基层治理的升级,始于对群众需求的精准把握。在活动策划阶段,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居民议事会等多元渠道,深入摸排老年群体对社交陪伴、健康生活的核心诉求,最终将“音乐互动+营养早餐制作”定为节日主题,让服务真正贴合居民期盼。而活动中部分食材还来自辖区爱心企业的捐赠,更直观体现了“五社联动”机制中“社会慈善资源为保障”的资源链接成效。

“过去社区服务靠‘单打独斗’,现在有了完整体系支撑。”沿滩镇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社工介绍,社区之所以能持续推出精准化服务,关键在于“135”模式(1个中心、三大平台、五大计划)的全流程赋能。在此次重阳节活动中,该模式的优势充分显现,中心不仅协助链接专业营养师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科学饮食指导,还提供活动标准化流程培训,并对社区护老服务队志愿者开展专项培训,确保服务质量与安全。值得一提的是,主导活动策划执行的护老服务队,正是“提能力”项目中培育的7支社区社会组织之一,这支由楼栋长、热心居民、低龄老人组成的队伍,也成为激活社区内生治理力量的重要载体。

机制创新带来的成效正在持续显现,截至目前,升坪街社区已通过“提能力”项目开展老幼关爱服务200余人次,成功培育7支专业化社区社会组织,发布“沿馨颐养”等小微服务项目8个,累计链接社会资源超1万元。“沿小集”便民服务、“沿途有爱”帮扶行动等治理品牌,也逐渐成为居民口中的“社区名片”,让社区服务从“阶段性活动”转向“常态化供给”。

据了解,“提能力”项目的实施始终以强化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为重点,通过完善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推动形成政府、社会、居民多方参与的共治格局。下一步,升坪街社区还将继续以该项目为引擎,持续推动服务从“活动型”向“治理型”深化,进一步健全居民参与机制,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建设的“主角”,加速传统社区向“善治共同体”转型。
当老人们举着亲手制作的三明治合影时,镜头定格的不仅是一张张幸福笑脸,更是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成果展现。在党建引领下,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与居民参与,升坪街社区成为了承载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编辑:张翠娜
责任编辑:郑皓匀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