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谚语自相矛盾,重阳节天气真的能预示冬季气候吗?气象专家解读

2025-10-29 18:14

0

分享

川观新闻记者 陈婷

“冬天冷不冷,就看重阳。”这句谚语在民间流传已久。今天是重阳节,在中国人祖祖辈辈经验总结的气象谚语里,是怎么通过观察重阳节天气来“看”冬季冷暖的?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这句常常被老人提及的谚语,意思是重阳节这天如果没有下雨,那就看农历九月十三这天的天气,如果十三也没有下雨,那么整个冬天的降水量可能会偏少。

谚语“九月九阴一冬水”,是说重阳节这天出现阴雨天气,预示着今年冬天降水多多。古人认为,重阳节下雨是好兆头,民间有“重阳有雨大宜禾,来年丰收不消说”的说法,认为重阳节下雨,预示冬季的雨雪多,有利于越冬的禾苗生长,来年是丰收年。

长江流域也流传着“重阳晴,一冬凌”的谚语。如果重阳节是大晴天,冬季就容易出现寒冷的气候,并且存在“今年重阳不打伞,明年地里光秆秆”的说法,担忧没有雨水的重阳节预示着冬旱,影响小麦等越冬作物的水分供给,还会导致来年春耕墒情不足。

还有一些谚语,主打根据重阳节的风向不同,来预测后续天气和收成。比如“重阳起东风,十种九不丰”,说的是重阳节如果刮东风,那么农作物的收成可能会不好。类似的谚语还有“重阳起南风,火炭贵如金”“重阳起西风,地上尽黄金”“重阳起北风,雪水打晴空”。

有意思的是,谚语也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时候。这是因为民间谚语往往具有地域性特征,是对一个区域内气象现象的经验总结,而在不同的地方,气候也是不同的。比如“重阳下雨一冬凌”讲的是,如果重阳节当天下雨了,预示着冬季很冷,这句老话在北方农村流传甚广。南方一些地方流传的谚语则正好相反,说“重阳晴一冬凌”,认为晴朗的重阳节天气反倒预示寒冬。

根据重阳节的阴晴风雨,真的能预测冬季的气候趋势吗?有一些资料尝试从气象学角度对谚语作出科学解读。比较集中的看法是:重阳节通常处于霜降节气前后,此时北方冷空气活动越来越多,南方暖湿气流尚未完全退去,冷暖空气交替频繁,此时的天气变化实则是冷暖势力博弈的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后续的气候趋势。

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四川省气候中心的专家。气象专家表示,迄今为止,他们尚未对谚语与气候预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专门研究。不过,农谚作为中国古人日积月累的经验性智慧总结,千百年来在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现代气象学的发展,农谚到如今的准确性可能有所下降,但依然不失为一种辅助,与气象科技共同服务于我们的生产生活。

同时,重阳之际,四川省气候中心的专家也结合农谚,为网友们送上温馨提示:

“吃了重阳糕,夏衣就打包。”重阳节正值霜降节气,秋意渐深,新冬将至。目前,四川盆地正值红苕收挖时期,油菜也陆续进入播种、育苗乃至移栽阶段,全省油菜播种进度已超六成,部分地区开始移栽工作。民间素有“霜降拔葱,不拔就空”“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的谚语,道出此时农事之紧,霜冻与降雪带来的低温冻害可导致尚未收获的红苕腐烂,油菜、麦苗的嫩叶冻死,造成缺苗断垄,秋播作物苗情弱,影响来年收成。

近期持续阴雨导致农田土壤持续过湿,不仅影响晚秋作物生产,也延缓了小春备耕进度,油菜整体播种进度明显慢于常年同期。各地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翻耕散墒,为油菜移栽和麦播做好准备。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