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大安区:解锁“养老密码”笑暖“幸福夕阳”

2025-10-30 10:24 大安观察

0

分享

今年以来,龙井街道始终将养老服务工作摆在民生实事突出位置,以“需求为导向、创新为引擎、整合为手段”,努力推动养老服务从“保基本”向“优质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赋能”转变。着力于构建一个涵盖“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作为”的综合性服务生态,让辖区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感受到时代的温暖,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老有所依:保障精准,响应迅捷

“楼道灯亮了,心里也亮堂了!昨天在群里反映,今天社区就派人修好了,再也不用摸黑上下楼了。”广华社区的独居老人李婆婆在社区联络群里分享着喜悦。这迅速响应的背后,是龙井街道精心构建的“需求清单+快速响应”闭环机制在高效运转。

街道深度激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动能,将辖区科学划分为19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通过“每日线上沟通、每周网格议事、每月入户走访”的常态化工作模式,动态搜集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健康管理、安全守护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收集到的信息被系统梳理为“个人需求、共性问题、紧急事项”三类清单,由街道社事办统一协调,精准对接资源,分类施策。

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建立“一人一档”关爱台账,明确责任主体与解决时限,确保“事事有人问、件件有着落”。为提升服务效能,街道整合民政、卫健、市政等多方力量,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应急支援队,集合了专业维修工、家庭医生和志愿者骨干,承诺“小事1小时响应、中事24小时处置、大事3日内联动解决”。今年以来,累计办结老年人各类需求86项,办结率100%,其中52件紧急维修、社保认证等事务均在2小时内上门处理,真正将老人的“烦心事”办成了“暖心事”。

老有所乐:学以修身,霞满人生

“退休后没想到生活比上班还精彩!在这里学书法、交朋友,日子充实又有盼头。”在龙井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书画室里,78岁的张大爷挥毫泼墨,神采奕奕。这座占地1200平米的“老年人文娱综合体”,已成为辖区长者心驰神往的“网红打卡点”。

街道坚信“精神富足与物质保障同等重要”,为此下大力气升级改造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书画室、舞蹈排练厅、多功能影音厅、静谧阅览区等,并配备专业教学与活动器材。紧扣老年人兴趣热点,精心设计“四季课程表”:春季开设书画启蒙,夏季组织养生讲座,秋季成立声乐合唱团,冬季教学舞蹈编排,特邀辖区退休教师、文艺骨干及医疗专家担任讲师。全年开设课程12期,服务超过400人次。

“不仅要让老人‘学起来’,更要让他们‘秀出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我们积极搭建“兴趣社群+风采展示”双平台,鼓励老年人自主组建了“俏夕阳舞蹈队”“心连心艺术团”“墨韵书画社”等12支文艺团队,定期开展排练、交流和汇演。今年以来,各团队在街道支持下,成功举办了“银发艺术节”“邻里文化节”等大型活动4场,舞蹈队在区级大赛中荣获优胜奖,书画社多幅作品入选区级文化展览。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终,在这里得到了生动体现。

老有所安:守护身心,温情相伴

“孩子在外地,以前常觉得孤单。现在有了‘知心姐姐’说说心里话,舒畅多了。”在街道心理咨询室,82岁的赵婆婆向咨询师敞开心扉后,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这是龙井街道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织就“心灵防护网”的一个温馨缩影。

针对老年群体常见的孤独、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街道与自贡市妇幼保健院建立“医社联动”机制,在街道层面及4个社区设立了标准化心理咨询室,配备3名持证心理咨询师,每周三固定开放,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评估与情绪疏导服务,年服务超200人次。同时,构建“专业介入+志愿关怀”双支撑体系:专业咨询师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课堂”,普及情绪管理与防诈骗知识;20名活跃的“银龄志愿者”与独居、空巢老人结成对子,通过“每日一声问候、佳节一份陪伴、急需时代办”等方式,送去持续的情感温暖。

“爱心敲门”行动是守护老人身心安全的又一坚实举措。街道对辖区内184户独居、空巢、失能等七类特殊困难老人实行月度巡访制度,由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排查居家安全隐患,倾听老人心声。今年以来已累计走访286户次,协助解决实际困难47件,用“不间断的探望”和“有温度的守护”,驱散老年生活的孤寂与不安。

图片1.png

老有所为:银龄担当,贡献有门

“担任楼栋长,让我觉得退休后依然有价值。”70岁的退休教师王阿姨,如今是社区最活跃的楼栋长之一,她负责收集邻里意见、传达政策信息、组织小型活动,成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重要桥梁。像王阿姨这样“退而不休”的老年骨干,在龙井街道已有数十位。

社区通过收集“银龄顾问”意见建议,邀请有专业特长的老年人参与社区规划、为养老服务建言献策。发挥退休退役军人殷正全“殷伯调解室”、退休民警郭红“红姐话事”工作室作用,激发老年人在化解邻里纠纷中的独特优势;鼓励低龄健康老人参与“道德银行”志愿服务项目,服务高龄老人,储存服务时长以备未来所需。这些举措不仅让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得以传承,更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实现了“养老”与“享老”的统一,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区养老良性循环。

图片2.png

如今,行走在龙井街道的各个社区,随处可见老人们或在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挥洒才情,或在心理咨询室倾吐心声,或作为志愿者忙碌服务,或在网格群内获得及时回应……一幅“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作为”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下一步,龙井街道将继续以“绣花功夫”雕琢服务细节,以“创新思维”破解养老难题,努力让每一位长者的“夕阳红”岁月更加绚烂、更加温暖、更有尊严。(黄瑾雯)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