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堆杂物,既不安全又挡路,能不能管管?”“电动车充电乱拉线,看着都心惊!”“小区门口光秃秃的,种点花花草草多好呀!”……近日,贡井区筱溪街道伍家坡社区熙贡府小区的“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睦邻议事会”开得热火朝天。街道干部、社区民警、物业代表和30多位业主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聊的都是小区里的“家务事”。

不是开会,是拉家常
“我们不是来开会的,是来拉家常的。”活动一开始,物业负责人就笑着“定调子”。没有长篇大论的汇报,没有“官腔官调”,物业把最近干了啥、哪些还没干好,一五一十地摊开来讲。
“上个月我们清理了12处卫生死角,修了8盏路灯,还装了3个新的监控摄像头。”物业小哥一边说,一边翻出手机里的照片,“喏,这是之前垃圾乱扔的地方,现在干净多了吧?”
不过,他们也主动“自曝短板”:绿地有点秃了,车库人车混行有点乱,大门口的道闸也老了,偶尔“罢工”。 “这些问题,咱们一起想办法!”物业负责人说得诚恳,台下不少人点头。

我的小区我做主
到了业主发言环节,气氛更热闹了。王阿姨第一个举手:“垃圾分类说了好久,还是有人乱扔!我建议每栋楼贴点宣传画,简单明了,老人小孩都看得懂。”
张先生接过话筒:“咱们小区大门有点单调,种点三角梅、月季,是不是更温馨?”他边说边比划,“花开的时候,一进门心情就好!”
伍大爷嗓门大,说话直接:“楼道里堆旧家具、纸箱子,万一着火咋办?还有车库,电动车窜来窜去,太危险!得管,必须管!”
你一句,我一句,说的都是身边事,提的都是实在建议。现场不时响起笑声和掌声,像极了老邻居在院子里唠嗑。
不少问题现场就有了回应。
社区民警左警官站起来,给大家上了一堂“迷你安全课”:“电动车千万别推进电梯,电池起火快得很!还有,陌生电话让你转钱的,一律挂掉!”
物业经理也当场承诺:“楼道杂物,我们一周内清理完毕。车库人车分流,马上加装指示牌,安排保安引导。”
“真的假的?这么快?”有业主小声嘀咕。“真的!我们说到做到。”物业负责人拍胸脯保证。
这下,大家心里踏实了。

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一起商量
这场“睦邻议事会”,看似聊的是“小事”,解决的却是居民心里的“大事”。
它不像传统的“汇报会”,更像一个“小区家庭会议”。物业不再“高高在上”,业主也不再“抱怨不停”,大家坐在一条板凳上,心平气和地商量怎么让家园变得更好。
“以前有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直接对话,效率高多了!”业主张大姐笑着说。“感觉我们真的成了小区的‘当家人’。”年轻的业主小陈感慨。
“红色物业”,让服务更有温度
这场议事会的背后,是党建引领下“红色物业”的生动实践。在熙贡府小区,功能型党支部把街道、社区、物业串联在一起,邀请民警、业主代表等共同参与,搭建起一座“党群连心桥”。物业不再是单纯的管理者,而是服务的“合伙人”。业主也不只是居住者,而是治理的“参与者”。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基层治理更接地气、更有人气。”筱溪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会在更多小区推广‘睦邻议事会’,让居民的话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行动。”
小区是家的延伸,治理是情的传递。熙贡府小区的这场“睦邻议事会”,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复杂的流程,有的只是真诚的沟通和务实的行动。
“咱们小区的事儿,咱们商量着办!”——这句话,正成为筱溪街道越来越多居民的共识。(刘丽媛 魏香月)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