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至31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古生物学会指导,上海科技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上海冉盛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睿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恐龙:从科研探索到科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办。自贡恐龙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曾小芸在馆长论坛上,分享了青少年STEM教育的“自贡经验”;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江山在专题研讨会上,分享了借助数字化技术开展恐龙化石研究的探索情况,以及本馆在数字化成果应用方面的实践经验。
本次研讨会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深化国际协作”为主题,围绕科研、技术、教育三大主题展开,设置一场馆长论坛和三大专题研讨。共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泰国、蒙古国、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南非等国家的20余位全球顶尖恐龙研究学者、博物馆馆长及科学教育专家,与全国数十家科研机构、博物馆、企业的百余位嘉宾齐聚上海,共同探讨恐龙研究前沿动态、先进技术应用以及科学传播与公众教育的创新思想和路径,推动恐龙研究与教育的国际合作,拓展自然博物馆的学术与社会功能。
馆长论坛汇聚全球自然博物馆馆长、科普机构负责人,聚焦联合策展、跨国巡展运营等,推动全球协作机制建立。自贡恐龙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曾小芸在馆长论坛做题为《触摸侏罗纪,点亮科学梦——自贡恐龙博物馆青少年STEM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报告。报告从资源筑基、科研破题、科普赋能三个方面分享了博物馆利用丰富的恐龙资源,在开展STEM教育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提出了数据规范共享、联合跨国巡展、打造恐龙科创社区等恐龙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江山在“公众教育与数字化创新——让恐龙‘活’起来”专题研讨会上做题为《数字化赋能恐龙化石研究与利用》的报告,介绍博物馆科研人员近些年来利用数字化技术在恐龙化石研究领域的探索情况,以及博物馆在数字化成果应用方面的实践。

本次国际研讨会以“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的成功举办为契机,不仅充分彰显了中国恐龙研究的全球影响力,更成功为古生物领域技术创新、公众教育升级及国际协作搭建交流与合作的桥梁。自贡恐龙博物馆作为我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遗址博物馆,通过积极参与研讨、分享实践经验,加强与同行交流,以扩大博物馆国际影响力,也为后续深化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推动恐龙研究与科普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编辑:王娉婷
责任编辑:张驰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