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真不知道要跑多少趟、找多少人……”万女士握着贡井区社保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得说不出更多的话。就在前几天,她和家人专程送来一面锦旗,红底金字的“优质服务解民忧 真情为民暖人心”,说的正是她家里那桩拖了许久的“烦心事”。
类似的场景,在这个秋天接连上演。另一位市民刘女士,也为区社保局送来一面锦旗,感谢工作人员帮她顺利办妥了社保业务。“原来以为要跑好几趟,没想到一次就办成了,工作人员还主动帮我们联系银行和人社局,真的太贴心了!”

两面锦旗,两份谢意,背后是区社保局践行“社保经办有温度,为民服务无止境”的实实在在行动。
工作多走几步,矛盾少积一处
万女士的家属是一名退役军人,在办理“视同缴费年限认定”时遇到了难题。由于年代久远、印证材料不全,加上对政策不熟悉,她和家人前前后后跑了好几个部门,始终没有着落。
“那段时间真是着急,退休年龄已经到了,社保办不下来,心里总是悬着一块石头。”万女士回忆说。

转机出现在他们来到贡井区社保局。了解情况后,区社保局立即启动了“退役军人服务绿色通道”,安排业务骨干全程跟进。工作人员没有坐在办公室里等材料,而是主动“走出去”——多次前往档案馆、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调阅原始档案、核实信息、协调沟通,一点点寻找相关印证材料,把模糊的信息理清。
“我们多跑几趟,群众就能少跑几趟;我们多问几句,群众就能少操点心。”一位参与办理的工作人员这样说。
最终,万女士家属的视同缴费年限认定顺利完成,社保待遇也及时发放到位。“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社保局不只是办事,更是办心。”万女士感慨地说。
服务多想几处,群众少走一步
刘女士的故事,同样让人暖心。在办理业务时,刘女士因其社保账户问题遇到了困难,工作人员没有简单地告知“要哪些材料”“去哪办理”,而是主动询问具体情况,帮她梳理流程、提前对接银行和人社部门。

通过“提前介入+部门联动”的服务模式,原本可能需要跑好几趟、花好几天的业务,在区社保局“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刘女士笑着说:“我原来以为很复杂,结果工作人员一条龙服务,连银行那边都积极帮我们沟通,让我办理业务清晰、简单。”
这种“帮到底”的服务态度,让刘女士感动不已。为民服务不是机械地执行政策,而是真的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
锦旗背后,是温度,也是承诺
近年来,贡井区社保局持续推进“暖心社保”建设,通过设立绿色通道、推行“一窗通办”、开展上门服务等方式,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尤其是在面对老年人、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时,更注重个性化、人性化服务。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区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不能只做政策的执行者,更要做群众的贴心人。”
接下来,贡井区社保局将继续聚焦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政策落实上“再加力”、在服务创新上“再提速”,推动社保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暖心办”转变,让更多群众感受到社保政策的温暖与力量。
其实,像万女士、刘女士这样的故事,在区社保局并不少见。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在为群众的社保事务奔波、解释、协调、办理,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汇聚成了老百姓心中的“大事”。
社保,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贡井区社保局用行动证明:服务没有终点,温暖始终在线。(刘丽媛)
编辑:余凤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