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盐都有大爱,9万名“五老”真心护苗——写在自贡关工委第五次收获国家级荣誉之后

2025-11-05 16:42 自贡网

1

分享

自贡融媒记者 周馨钰

10月30日,自贡市关工委思政报告团副团长陈建国走进汇东实验学校南湖校区,为共青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带来“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思政讲座。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点燃了学子们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这是自贡关工委常年开展“红色育人”活动的一幕。
不久前,自贡关工委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是继2020年后,盐都第五次捧回这份国家级荣誉。五次殊荣背后,藏着9万余名“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怎样的银发坚守和护苗故事?
“护苗“日常.jpg
“护苗“日常
银发护苗
日常里的温暖坚守

10月16日下午5点半,自贡高新区悦景社区关工委执行主任李元英正乘坐公交车回家,手机突然响了。“李奶奶……我想读书了。”电话里的声音怯生生的,是社区帮扶过的李光明(化名)。

来自低保家庭的这个孩子,去年初中毕业时还是李元英陪着去自贡职业技术学校报的名。她跑前跑后帮着申请助学金、免学费,可孩子只撑过一周军训就躲回了家,任凭帮扶“五老”上门敲门也不开,整日对着电脑屏幕。直到上个月,16岁的李光明揣着身份证找工作被拒后,才下定决心重新读书。

“娃肯回头,咱就不能让他落空!”李元英站在冷风里,手指有些发颤,却立刻拨通了学校负责人的电话。那头起初说“国庆后就停报了”,可听她讲完李光明的处境,最终松口:“明天带娃来,我们协调。”

10月17日上午9点,李元英揣着提前整理好的李光明家庭材料,牵着局促不安的孩子往学校赶。从招生办到教务处,再到烹饪专业教师办公室,她楼上楼下跑了四五趟,额头上的汗把花白的头发都浸湿了。

12点10分,当班主任收下李光明的报名表,掏出手机加李元英微信时,孩子突然对着李元英鞠了一躬:“李奶奶,我一定好好学习。”

李光明给李元英送来感谢花束.jpg
李光明给李元英送来感谢花束 记者 周馨钰 摄

“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两年,等你毕业,奶奶还想尝尝你炒的菜嘞。”李元英拍拍他的肩膀,又转头向班主任叮嘱,“这娃父亲患病居家,母亲在外打工,缺人管,有事您随时找我。”

“跟娃娃在一起,我才觉得自己年轻。”刚帮李光明落实勤工俭学岗位的李元英,又开始策划寒假托育班的事,“只要还走得动,就想多帮一个孩子。”

如今,以李元英命名的“李老师工作室”,已成为自贡高新区关工委的标杆。这个工作室整合了社区、学校、企业资源,把“一对一帮扶”升级为“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勤工俭学”的全链条服务。而这,只是自贡关工委“五老工作室”品牌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已建成100余个“五老工作室”,涵盖学业辅导、权益维护、心理疏导等多个领域,像点点星火,散落在城市的社区与街巷。

市关工委开展“六一”慰问活动.jpg
自贡关工委开展“六一”慰问活动

“一个人能帮几个娃?但一群‘五老’、一套好机制,就能帮更多娃。”李元英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除了“五老工作室”,自贡关工委还牵头推进“五助一帮”行动,全市1.2万余名“五老”常态化结对1.3万余名困难青少年,用“每月一次家访、每周一次电话”的陪伴驱散孤独;“栋梁工程”实施以来,累计捐资1783.82万元,资助5466名大学新生圆梦;“免费午餐”项目走进43所边远农村中小学,1.5万余名师生每天都能吃上热乎饭;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实施90个公益项目,800余万元资金惠及青少年达43万人次。

专业护苗
乡土间的精准守护

当城市里的“五老工作室”忙着为孩子搭建成长阶梯时,乡镇田间地头的“五老”们,正用更贴近乡土的方式守护青少年。

在贡井区成佳镇,71岁的王怀德身兼镇关工委成员与派出所调解员两职,他处理的一起“菜刀纠纷”,恰是自贡关工委在乡镇层面化解青少年问题的生动注脚。

几年前的一个暑假清晨,王怀德刚推开成佳镇派出所大门,一个攥着菜刀的少年就闯了进来:“我要断绝父子关系!”少年的声音带着哭腔,肩膀不住发抖。王怀德没急着夺刀,而是先拉着他坐在门口的长凳上:“娃,有话慢慢说,我帮你想办法。”

少年叫林伟(化名),刚初中毕业,在成佳中学300余名考生中考了第33名,本该是全家骄傲的事。可暑假里他想用手机查学习资料,爷爷却觉得“玩手机耽误事”,不仅抢了手机,还打了他一巴掌。常年在成都做生意的父亲,电话里只骂他“不懂事”,这让林伟心里觉得委屈极了。

半小时后,林伟的父亲和爷爷匆匆赶到。王怀德没急着评判谁对谁错,反而先夸林伟:“能考进全校前列,说明你脑子灵、肯努力,这要是好好学,将来肯定有出息!”这句话让紧绷的林伟突然红了脸,攥着衣角笑了。

成佳镇朝阳留守儿童之家.jpg
成佳镇朝阳留守儿童之家

王怀德再转头劝爷爷:“暑假期间,他查资料、跟同学联系都需要手机,硬抢只会伤感情。”又拍着林伟父亲的肩膀说:“娃缺的不是钱,是你的关心,再忙也应该每周给娃打个电话。”

一场剑拔弩张的矛盾,在“先共情、再疏导”中化解。此后几年,王怀德常打听少年的情况,看着他考上大学,如今已在企业从事法务工作。“乡镇娃的问题多和‘缺陪伴、缺理解’有关,不能硬来,得用‘心’沟通。”这是他调解多起未成年人纠纷的心得。

王怀德的从容,源于成佳镇关工委早已搭好的“五老”协作网。

“我们队伍里有懂政策的退休干部、有熟乡情基层老党员、有善辅导的退休教师,大家各展所长。”成佳镇关工委执行主席范家明举例道:针对农村青少年法治意识薄弱、留守儿童多的特点,“五老”们把法律课堂搬进村社和学校,给孩子们科普《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里的条款,告诉孩子“被家暴了要维权”“遇事故要报警”。近五年,这支队伍累计化解未成年人纠纷30多起,覆盖50多人次,该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

沿滩区开展“图说法治、心理健康知识”培训.jpg
沿滩区开展“图说法治、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成佳镇的实践,正是自贡关工委在乡镇层面推行“精准匹配、协同发力”工作逻辑的缩影:以“五老”专长定岗位,让懂法律的管调解、会教学的做辅导;以群众需求设项目,针对留守儿童缺陪伴建“童伴之家”、针对法治意识弱搞宣讲;以多方协同聚合力,联动党委政府、企业做助学,自贡的“护苗网”正越织越密。

系统护苗
体系化的成长传承

如果说李元英、王怀德们的坚守,是自贡护苗网的“毛细血管”,那么全市层面系统化、品牌化的关爱体系,则是支撑这张网的“骨架”。

立德树人的种子早已在盐都扎根。近五年,全市“五老”开展党史、法治等宣讲3000余场,覆盖青少年60余万人次;关爱艺术团基层演出300余场,2万余名学生走进公益夏令营,在实践中锤炼品格。

四川省万名青少年夏令营活动自贡主营.jpg
四川省万名青少年夏令营活动自贡主营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身影:富顺蒋扬威捐资近百万帮扶孩子,自身仍居老房;贡井黄才义将60余平方米商用店面免费改造成“朝阳之家”,坚守十余年;三多寨曾维金断臂仍义务开办辅导班,从未间断;还有宋婆婆、童义兴、吴树伦伍泽礼夫妇等“五老”,以各自方式守护成长。

特色品牌让关爱更精准长效。自贡关工委深挖红色资源,“江姐讲堂”“玉章讲堂”成为红色教育标杆,助推江姐中学创建为省级示范高中,蜀光中学等17所学校获评革命传统教育特色学校;“法治关爱伴成长”联动多部门筑牢法律防护盾,130余个“五老工作室”、45个“周末活动室”“法治成人礼”示范点,实现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全覆盖。

为了能把暖能量传递给每一个孩子,自贡关工委以“七有”标准推进基层建设,全市已建成关工委组织4318个、“六好”关工委3670个,评选市“十佳五老”40名;近年培训骨干1000余人次,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经费均达“三个三”标准,市、区县办公室配齐专兼职人员。

市关工委组织学子参观自贡航空产业园研学.jpg
自贡关工委组织学子参观自贡航空产业园

更让人欣慰的是,这份爱正在代代相传。首届“四川美德少年”王书玥,把收到的关爱转化为行动,主动帮社区里的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杨梅,从受助者成长为市发改委公务员后,毅然回到富顺县乡镇投身家乡建设;残疾女大学生缪新月,在“五老”帮扶下点燃希望、奋斗不息,如今成为省残疾人励志报告团成员,用自己的故事鼓励更多人;富顺县还评选出100名“新时代好少年”,让榜样就在孩子身边。

如今,自贡关工委以“育人铸魂”为主线,让关爱从“单点发力”走向“系统覆盖”,在盐都大地上结出更多“成长”的果实,也为这座全国文明城市不断播撒着“传承”的种子。

(图片除标注外,均为资料图片)

编辑:余耀

责任编辑:陈继东

编审:喻佳

热门评论1 条评论

  • 自贡网网友1314144315小时前
    赞0

    自贡市关工委的五老们真的很棒,干了那么实事好事,从思想上,物质上,学习上帮扶了很多孩子,他的的事迹感动天地。

下载自贡网APP,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