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四川全省中小学春秋假安排已出炉,春假、秋假各三天,成都市的秋假下周就放。
咱们先看成都:春假原则上安排在每年清明假期后,那就是六天假期;秋假则是在11月第二周的后三天,加周末那就是五天假。当然,各学校也可根据实际,充分征求家长意见,自行决定放假时间。
消息一出,反响极其热烈。不少家长眼疾手快,马上预订了机票,准备好了行程。但几家欢喜几家愁,也有家长反应平淡,甚至颇感焦虑。在“问政四川”平台上,相关留言数十条,意见明显分化:有人点赞支持,也有人担心,这样的假期会成为双职工家庭的新难题。
设立春秋假,初衷是让孩子们走出教室,通过研学旅行、劳动教育、文化体验等形式,亲近自然、拓展视野。可如果孩子放了春秋假,家长却不能陪伴,说好的“亲近自然、感受季节”很可能就变成“跟着父母去上班”。但如果给父母也放一个春秋假,可行性又有多少呢?这些现实的矛盾,才是春秋假政策能否很好落地的关键。
任何新制度新政策的推行,关键都在配套,只有后续措施完善、支撑体系健全,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既然春秋假的大方向已经确定,我们也呼吁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尽快研究落地配套政策,比如进一步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倡导职工根据家庭出行安排错峰休假;加强学校、社区和培训机构的假期托管服务,为不便请假的双职工家庭免去后顾之忧。
让孩子沉浸式感受季节变换,被自然疗愈、积蓄能量,也是在延伸课堂、拓展教育的边界。我们相信,只要政策更细致、配套更完善,春秋假终将从政策纸面走进美好日常。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