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罗乐
起初,王正国“单打独斗”地为居民断事解纷,并定下“帮忙不包办,说事不坏事,办事不误事”的15字规矩。他所“说”的,多是党委政府难以触及但又容易“引爆”社会矛盾的“小事”,可正是这些“小事”,关乎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与社区的和谐稳定。


2024年2月,王正国因病去世。“‘在有限的生命里发挥无限的光热’是王大爷建立工作室的初衷,也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一定会将工作室继续做下去,还会越做越好!”王碧娟说。
例如,73岁的尿毒症患者龚淑容反映申请低保多年未果,王碧娟请来镇干部、村干部面对面沟通,最终按政策为龚淑容落实了低保。据王碧娟介绍,2024年,工作室共“说和”物业事、邻里事、拆迁事、家庭事170余件,服务群众1200余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9.8%。2024年3月,“王大爷说事”工作室被评为四川省第二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如今,“王大爷说事”的整套“配方”,被荣县各镇街广泛借鉴。在荣县青阳街道,退休干部龚显海组建“海哥说事”工作室,选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20人,开展“专家门诊+联合会诊”——线上依托“12345”“青阳线上帮”收集诉求,线下调研、接访,内容涉及小区管理、邻里纠纷、征地补偿、工资拖欠、医患纠纷、家庭纠纷、公共设施建设等,能当场解决的即时解决,跨部门难题则组团式服务。
近年来,荣县聚焦群众利益诉求多元、社区治理力量不足等问题,发动离退休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担任社区“说事员”,相继挂牌成立了老年志愿服务、退休干部、社会能人等21个工作室,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做了大量工作。
荣县老年志愿服务品牌体系的构建,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社会参与度,还激发起老年群体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积极性。为保障“说事工作室”持续发展,荣县为每个工作室配置了不少于5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2万元固定建设经费,并预算了每年的差异化考核奖励资金。此外,还定期为“说事员”提供免费体检、教育培训等,并开展“最美说事员”评选活动。
编辑:张翠娜
责任编辑:郑鑫玉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