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琳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谋深抓实当前和未来发展 在服务大局中争先创优
更好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川观新闻记者 李淼
11月6日,省政府召开成都平原经济区工作推进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工作部署,听取今年目标任务推进情况汇报,研究谋划明年和“十五五”重要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出席并讲话。
施小琳指出,成都平原经济区基础条件好、人口密集、产业集中度高,以全省约18%的土地,集聚一半的常住人口,贡献60%以上的经济总量,是全省发展的主要支撑。“十四五”以来,各市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锚定战略定位,协同推动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经济区经济总量持续做大、互联互通提速深化、创新能级不断提升、产业协作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突破。要带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扛牢“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使命任务,全面总结“十四五”时期发展成效,牢牢把握“十五五”时期历史方位、时代使命和重要原则,把准发展新趋势和宏观政策取向,统筹考虑产业、科技、交通、人口等,强化内部协同、五区联动、成渝互动融合和与其他城市群对接合作,谋深谋实经济区战略定位、功能任务和空间布局,科学制定目标体系,找准切入口突破点,着力在服务大局中争先创优,更好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施小琳强调,要在推动建圈强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加快突破。服务国家战略性产业基地建设,聚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医药健康、先进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特色优势领域,着力强链补链延链,提高产业配套率,做优产业生态,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要在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加快突破。紧扣国家战略所需和自身所能,发挥大院大所大学集聚优势,加强创新主体引育和平台建设,全链条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成果高效转化应用,促进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推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智改数转”,进一步强化创新策源功能。要在提升民生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上加快突破。根据“人口地图”动态调整、精准配置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资源,研究推进“投资于人”,创新完善就业、育幼、养老等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深度挖掘人口红利,在保障改善民生同时拓展经济增量空间。要在促进城乡融合、探索新型城镇化多元路径上加快突破。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突出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成都带头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其他城市结合自身特点定位完善城市功能形态,持续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推动现代城市与美丽乡村互补互促共荣,加快形成后发优势。要在提升门户功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加快突破。充分发挥西向南向开放优势,持续推动“三网”融合发展、提升开放枢纽功能,搭建更多国际交流平台,做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世界旅游目的地,不断提升开放发展能级。要在筑牢生态屏障、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上加快突破。强化联防联控和协同治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耕地园地林地“一张图”建设,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持续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施小琳指出,距年底收官仅剩不到两个月。要担当实干、全力冲刺,紧盯三次产业、项目投资、消费提振、外资外贸,紧盯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加强监测分析和运行调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施策、抓实稳增长支撑,做好民生保障,守牢安全底线,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顺利收官。
副省长任京东主持会议,省直有关部门和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负责同志等参加。
编辑:胡倩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