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寒意初显,富顺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里却流淌着别样的暖意。富顺县城关中学的美术生们在这里,开启了一场名为“彩绘石墩·传递温暖”的特别旅程。他们手持画笔,以色彩为语言,与这里的孩子们进行了一场无声而温暖的对话。

活动前,两校老师便进行了细致沟通。城关中学的师生们精心策划,决定让每一笔色彩都承载寓意。校门口的石墩,披上了宁静包容的“蓝色外衣”,象征着社会对特殊孩子宽广的接纳;校园内的石墩,则变得五彩斑斓——明媚的黄色是希望,生机的绿色是成长,温暖的橙色是陪伴。

创作在阳光下徐徐展开。这专注地创作现场,仿佛一块磁石,吸引着特校的孩子们。他们起初只是远远地、安静地看着,眼神里充满了好奇。渐渐地,有几个孩子被明亮的色彩和可爱的形状吸引,慢慢靠近。一个穿着红色外套的小男孩,蹲在正在画“小羊”的同学旁边,一动不动地看了很久,嘴角慢慢扬起了一个小小的弧度。另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女孩,似乎被颜料吸引,她犹豫地伸出手指,轻轻点了一下调色盘里鲜亮的黄色,然后抬头看向身边的“小画家”,眼睛亮晶晶的。那位同学立刻领会了她的好奇,笑着将画笔递到她手边,温柔地引导她为作品添上一笔。女孩的脸上,瞬间绽开了一个大大的、明亮的笑容。

“能用自己学的画画,给弟弟妹妹们带来快乐,这种感觉很奇妙。”钟兰心同学的声音里满是温暖,“当你看到他们因为你的画而露出笑容时,那种满足感是任何一幅挂在画廊里的作品都无法比拟的。我感觉我们真的用颜色‘对话’了。”带队老师动情地表示:“这堂课,孩子们交出的最美作品不是画在石墩上,而是写在他们心里——那叫‘共情’与‘关爱’。”(富顺县教育和体育局)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