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咸淡皆宜,文明花开——自贡主场的川超风度

2025-11-12 17:30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融媒记者 张庭瑞

题记:南湖体育中心两万余名球迷的欢呼声如潮水般涌起又退去,留下的不仅是绿茵场上的战绩,更是自贡以文明为笔、以热情为墨,为川超联赛写下的城市注脚。
11.09川超3.jpg
照片由记者芶思、李秋玥等摄
随着自贡灯城燊龙队以不败战绩结束川超第一阶段主场赛事,自贡赛区也以组织有序、观赛文明、服务温暖的整体表现,成为联赛中一张闪亮的“文明名片”。从赛事机制到观赛氛围,从待客之道到城市共鸣,自贡在每一处细节中展现出城市文明的风度与温度。
文明办赛:机制背后的城市担当

川超自贡主场的顺利运行,建立在系统而精细的文明办赛体系之上。

自贡市将赛事组织与城市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构建起从宣传引导、现场服务到应急保障的全流程工作机制,多部门协同联动,确保赛场内外秩序井然、氛围和谐。

高新区灯城义警协会组织60余名队员提前到岗,分布于场馆各重点区域,配合民警开展秩序引导与安全保障。一名队员表示:“能参与家乡这样的大型赛事服务,既自豪,也是一份责任。”

场内场外,“志愿红”成为流动的风景线。从检票口到看台通道,从医疗点到环卫服务,志愿者们以专业与微笑,构筑起文明赛事的温暖基底。

68eb84f9c6f35.jpg
微信图片_20251112151044_535_76.jpg
文明观赛:呐喊之中的秩序之美

自贡主场的看台,展现出激情与理性并存的现代球迷文化。

比赛中,两万余名球迷的助威声浪气势如虹,却在每一次裁判判罚、对手精彩配合时展现出尊重与理解。无论是秋雨中的坚守,还是夜赛时的热情,自贡球迷始终以“秩序中的呐喊”诠释文明素养。

更令人动容的是赛后的看台——人群散去,座椅间几乎没有留下纸屑与杂物。“我们不只是来看球的,也是来展示自贡形象的。”一位带着孩子观赛的父亲这样说道。

从首战的倡议引导到收官战的自觉践行,自贡主场完成了从“要求文明”到“习惯文明”的升华。

68ebbdced593b.jpg
11.09川超8.jpg
文明待客:细节之处见城市温度

自贡主场的文明,不仅体现在观赛秩序中,更融入对待每一位客队球员和球迷的细节里。

场内场外布置的“自贡欢迎你”主题视觉、赛前举办的欢迎仪式、具有地方特色的互动表演,共同营造出宾至如归的赛事氛围。

在志愿服务点,除了提供常规的观赛指引,还准备了自贡文旅指南、特色小吃介绍等内容,让外地球迷在观赛之余,也能感受盐都的独特魅力。

社交媒体上不少外地球迷纷纷感慨道:“自贡球迷的热情和专业让人印象深刻,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温暖的交流。”

690447eda0586.jpg
11.09川超15.jpg
文明共鸣:赛事与城市的双向成就

川超联赛的自贡主场,已成为展示城市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

从南湖体育中心到遍布区县的11个第二观赛点,足球的热情与文明的秩序在全城共振。华商国际城、老街坝坝茶、荣县美术馆……不同场景中的观赛人群,共同维系着同一份文明约定。

这场赛事不仅点燃了城市的体育热情,也推动了市民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参与中体会到:“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代表着自贡。”

68dd15e51131d.jpg
68eb96568a19c.jpg
文明成果:一场赛事,多重收获

自贡主场的文明实践,为川超联赛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赛事期间,现场秩序良好、看台整洁如初、观众理性热情,这些细节共同构筑起自贡赛区的文明品牌。而这份文明,也反过来滋养了赛事本身,让体育精神在城市土壤中扎根生长。

“比赛会结束,但文明不会退场。”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说,川超留给自贡的,不仅是比赛的记忆,更是城市文明进程中一段生动的实践。

当绿茵场重归宁静,灯光渐次熄灭,自贡在川超联赛中展现的文明风范,却已融入城市肌理,成为盐都新时代风貌的生动表达。赛事有期、文明常在——全国文明城市自贡,正以体育为媒,书写着更具温度的城市篇章。
11.09川超18.jpg

编辑:张庭瑞

责任编辑:张驰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