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近日,省疾控局等21个部门联合制定《健康四川行动——“四大慢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这四类慢性病,给出一套覆盖“防、筛、诊、治、康”全链条的行动方案,关乎每个四川人的健康生活。10日,川观新闻记者系统梳理“四大慢病”防治行动的目标、行动,看看哪些和大家息息相关——
从“三减”川菜到校内限制卖含糖饮料 这些变化将与你有关
“四大慢病”防治行动将健康保障融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饮食将更健康。针对四川人爱吃重口味的习惯,方案提出因地制宜改良发展“三减”川菜,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机构等推广合理膳食。同时鼓励生产销售低糖或无糖食品,校园内限制销售含糖饮料并避免售卖高糖、高脂食品,从源头减少慢病危险因素。
检测也更方便。方案倡导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经常测量血压,每6个月进行血脂、血糖检测。鼓励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公共场所提供自助检测服务,方便群众随时自查。到2030年,35岁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检测率达到35%,推动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加入肺功能检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超重肥胖者)每年至少测1次血糖,实现慢病早发现早干预。
看病更省心,基层医院也能享优质服务。方案明确县级医疗机构将建“慢病中心”,基层卫生院将和上级医疗机构设慢性病联合门诊,让慢病患者不用跑远路。
急救更高效。四川将推广胸痛、脑卒中“急救地图”,遇到紧急情况能快速找到就近的救治医院。同时构建“心电一张网”,偏远地区患者的心电图能实时传送到大医院,让急救响应更快。到2030年,所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卒中中心均能开展静脉溶栓技术,为患者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管理更智能。“互联网+高血压”综合防控管理模式将逐步推广。人工智能也会派上用场,比如方案提到,将试点应用人工智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等新技术,让早发现。此外,肿瘤登记随访、慢病监测等数据将互联互通,实现更精准的健康管理。
聚焦重点人群 四川以“十百千万工程”织密慢病防护网
方案推出了多项保障措施,释放了一系列清晰的便民信号。
老年人享受多重健康福利。方案提到,鼓励有条件地区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还提到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开展糖尿病风险评估服务,鼓励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至少检测2次血糖,多措并举守护老年群体健康。
针对女性等人群的癌症筛查力度将加大。到2030年,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机会性筛查早诊率达到30%,适龄妇女宫颈癌人群筛查率达到70%,乳腺癌人群筛查率逐步提高。鼓励将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纳入当地惠民政策。
方案还提到,四川将通过“十百千万工程”,培训1万名基层医护人员,建设10家呼吸医师培训基地、100家呼吸慢病诊治中心和1000家基层呼吸慢病诊治门诊,让农村和社区居民也能享受到优质防治服务。
此外,方案也鼓励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发癌症防治相关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引导公益慈善组织积极开展癌症患者医疗扶助。同时打造癌症防治“导师团”,支持县级医疗机构建设“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
到2030年 四川四大慢病防控有了“小目标”
方案为未来五年的四川慢病防治划定了清晰蓝图。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到2030年,死亡率降至190.7/10万以下,3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达65%,90%三级综合医院建成三级胸痛、卒中中心。60%以上的县级医疗机构能常规开展脑血管取栓及冠脉支架植入术,让急重症救治更有保障。
癌症防治领域,提到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机会性筛查早诊率达到30%,适龄妇女宫颈癌人群筛查率达到70%,通过早筛早诊降低癌症危害。
针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四川的目标是到2030年,70岁以下人群死亡率降至8.1/10万以下,40岁以上高危人群筛查率达50%,PM2.5浓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从环境治理到健康筛查形成多重防护。
糖尿病防治方面,到2030年,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率达70%,让更多患者实现科学控糖。
【短评】
推动肺功能检查入体检 为呼吸健康“早设防”
近年,四川多位呼吸专家的共同感触引人深思——慢阻肺的凶险程度不输高血压、糖尿病,但“存在感”却很低。这一矛盾背后,既源于肺功能检查普及不足、医疗机构推广动力不足的现实困境,更与公众对该病重视程度不够相关。
目前,高血压、糖尿病的监测已融入日常,但在四川,慢阻肺这一“沉默的杀手”,2023年的死亡率高达125.43/10万,60岁及以上人群随年龄增大死亡率增高。更令人忧心的是,2021年四川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知晓率仅1.76%,相当于1000个人有824个人都对慢阻肺知之甚少。作为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肺功能检查未全面下沉基层,也长期缺席常规体检,导致部分患者“咳而不知”“喘而未诊”。
此次行动,捕捉到了这样一个“隐秘的角落”。方案提到,推动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及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倡导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1次肺功能,看似简单的项目调整,实则是健康治理理念的升级。方案还提到,“十百千万工程”计划建设1000家基层呼吸慢病诊治门诊,相信也能为检查后的诊疗衔接提供支撑,让农村居民享受到均等化的早筛服务。
当然,不止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此次行动还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高发慢性病,可以预见的是,四川正在用系统化思维织密健康防护网。
编辑:胡倩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