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提案点击】艺术为笔 乡韵为墨 绘就乡村振兴“富春山居图”

2025-11-12 17:28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融媒记者 周敏

“这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有远古的气息。我远眺天车林立,商贾云集……”“有一个老者儿,在卖豌豆尖,结实的双肩,磨起咯老茧……”在2025年自贡市“四季村歌”优秀节目集中展演活动上,来自全市各地的村民们用饱含泥土芬芳的歌声,唱响了乡村文化的自信与活力。这场乡村文化的集中绽放,生动展现了我市乡村文化建设的新气象,而这背后,正凝聚着市政协委员们的智慧与汗水。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万工程”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乡村文化建设仍面临提速不足、缺乏系统规划、审美特色不鲜明等现实课题。为破解发展短板,市政协委员们沉入一线,将调研成果转化为一件件富有针对性的提案,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务实之策。

民盟自贡市委会在《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打造自贡特色“富春山居图”》提案中,建议制定艺术乡建专项规划,引入专业人才,发展农文旅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动能;民建自贡市委会提交的《关于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建议拓宽选任渠道、健全培养机制等,充分释放人才活力;委员徐红梅在《关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议》提案中,强调因地制宜塑造乡村风貌,以文化人提升乡风文明;张若云、陈伯於等委员联名提交的提案《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议》,在加强乡村文化发展方面,建议要塑造具有文化辨识度的乡村物质空间和培育乡村内在的文化精神与治理活力……一系列务实建言,共同勾勒出我市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助力绘就自贡版的现代“富春山居图”。

在主办单位的积极办理下,一场以文化赋能、艺术乡建为特色的乡村振兴实践在盐都大地渐次展开,乡村的韵味正变得愈发浓厚。近年来,我市通过创新推行市级部门与精品村结对帮扶机制,65个村史馆、农耕博物馆、文化角等精神地标在盐都乡间拔地而起,成为村民留住乡愁、传承文脉的重要载体。荣县吕仙崖摩崖造像、大佛沱摩崖造像在保护中焕发新生,入选省级试点;986条乡村历史文化故事被悉心收集,《镇村地名由来简编》记录着这片土地的过往。

文化的活水源源不断注入基层,新(改)建的35处文化广场、精心打造的50余处“干塘驿站”等公共空间,让农村文化真正“热”起来。市县文艺力量常态化“送文化、种文化”,催生了243件带着露珠的乡村文艺作品,新培育的142名乡土文化骨干和3位“四川省乡土文化能人”成为深耕盐都乡野、播撒文化火种的中坚力量。“村K”“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如火如荼,贡井区沙罗村、荣县一洞桥村分别入选2024年、2025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农民群众真正站上了文化的“C位”。

移风易俗巡回展演、传承优良家风活动、道德积分制探索……文明乡风在文化的滋养中更加醇厚。从“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钟方勇,到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的詹井村、竹元村等5个村落,崇德向善、睦邻和美已成为乡村新风尚。马石村的制茶体验馆、云丰村的彩色油菜花季、大田村的“二十四节气”墙绘等新型文化空间和主题文旅活动,吸引更多人贴近乡村。目前,全市已建成120个乡村休闲旅游点,4个乡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桃子姐”“杨队长”等本土网红的效应持续放大,荣县河口镇“筲箕哥”龚勋带动村民增收的事迹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建设家乡。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塑魂。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将更好地书写城乡融合‘大文章’。”市政协委员黎明表示,将持续以提案为抓手和桥梁,聚焦我市乡村文化发展关键领域积极建言献策,为我市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政协提案力量。

编辑:宋姿熠

责任编辑:卜一珊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