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寻亲第八站(安徽合肥):泛黄的资料讲述历史 更照亮后人前进路

2025-11-13 09:43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融媒记者 黄鸿

11月11日,富顺县“二七”烈士及征粮剿匪烈士寻亲小分队在获知唐德三烈士亲属的信息后,立即从安庆赶往合肥。途中,寻亲小分队曾联系上唐德三的侄儿唐绪伦,但对方正在外治病,恐难以见面。就在寻亲小分队带着遗憾准备返回四川前,再次拨通的电话里传来意外惊喜:唐绪伦已回到家中。
微信图片_20251113092545_905_27.jpg

在唐绪伦的家中,有一张泛黄的照片。相片上的青年,身着军装,头戴军帽,浓眉大眼,目光坚定,英姿勃发。“这就是我的三叔,拍这张照片时,他只有二十‘郎当’岁。”唐绪伦提起三叔,不禁红了眼眶。随着唐绪伦的回忆,唐德三烈士短暂但光辉的一生逐渐清晰起来。

1948年冬,受进步思想影响的唐德三,痛恨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怀着爱国热情,毅然告别年迈的父母和新婚的妻子,考入皖西军分区和皖西行署组建的安徽公学。不久,他又投身支前工作,为渡江战役筹备粮草。当时的皖西刚解放,敌特活动猖獗,筹粮工作危险重重。唐德三不顾自身安危,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圆满完成了党组织交付的任务。

1949年,唐德三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年8月,他随军进驻富顺县大头城,执行征粮剿匪任务。反动势力垂死挣扎,伪保长王炳寅勾结国民党残余,趁逢场之机策划暴动。匪徒乔装打扮,把枪支藏在柴草之中混入会场。匪首鸣枪为号,暴徒随即冲向会场。危急关头,唐德三临危不乱,指挥大家奋起反击。

为保护群众不受伤害,唐德三对敌人展开心理攻势,要求匪徒放下武器。但敌人早已丧心病狂,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将他们团团包围。寡不敌众之下,唐德三等人落入匪手。面对众敌,唐德三毫不畏惧,厉声痛斥,“国民党军队已被消灭,你们只有悔过自新,才能得到宽大处理。”气急败坏的匪徒连忙开枪射击,唐德三等人壮烈牺牲。

微信图片_20251113092548_908_27.jpg

“三叔牺牲时,我只有几岁,但还能依稀记得他的模样。”唐绪伦回忆,奶奶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很长时间都没缓过来。随后,他缓缓拿出一封封泛黄的信件,那是唐德三的战友写给家里的。一位战友在信中写道:“唐德三烈士和我既是同学、战友,又是同乡,同是生于忧患,但他死的(得)光荣,死得其所。”

微信图片_20251113092546_906_27.jpg

另一封信上的字迹被泪水晕开,“哎,提起笔杆来,我们的心是酸苦了,眼泪潜潜地落下来,手几乎不能捉住笔杆,酸痛地不能写,但又不得不写。我写的事就是我们亲爱的同学,你老人家的骨肉——德三同志永别的一段事情……他的死是伟大的、光荣的,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历史上,他占有光辉熠熠的一页。”

微信图片_20251113092543_904_27.jpg

临别时,唐绪伦颤抖双手,将珍藏一生的三叔照片与相关信件,郑重地捐献给富顺县。他深情嘱托道:“希望这些珍贵的资料能被永久珍藏,让三叔和他的战友们的故事代代相传,让更多人了解那段烽火岁月,敬仰烈士的崇高精神。”这一刻,家族的思念汇入历史的江河;一位普通战士的英魂,成为了照亮后人的精神火炬。

至此,寻亲小分队在外省的寻访任务圆满完成。七十余载光阴流逝,烈士的鲜血已化作滋养富顺的春雨。当寻亲小分队与烈士亲属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跨越时空的思念终于找到了归宿。八位烈士没有离去,他们活在亲人的记忆里,活在战友的思念中,更活在这片他们为之献身的土地上。随后,寻亲小分队将继续在四川的寻访工作。

编辑:郑鑫玉

责任编辑:郑皓匀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