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三地携手联动山水脉 全域聚力共兴文旅业

2025-11-14 19:41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

0

分享

围塔漏斗 李年龙 摄

当晨雾漫过芦山大川河的原始森林,与邛崃天台山的夜雨初歇相融,再绕过大邑西岭雪山的千年雪巅,一条由山水织就的纽带,早已将三地紧紧相连。

而作为邛崃山系生态明珠、巴蜀文脉重要承载地的芦山,正以厚重的历史底蕴、蓬勃的发展活力,向四方宾朋展现“蜀根汉魂·悠养芦山”的独特魅力。

三城新篇

政策交通下的文旅共兴

如今,三地跨越千年的联结增添了政策东风与交通新脉——四川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为发展锚定方向,雅安市精准施策的文旅规划为路径导航,正在建设的邛芦荥高速公路则为未来打通脉络。

作为巴蜀文脉重要发源地、邛崃山系生态核心区的芦山,正借势而起,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宏伟蓝图中,书写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始终离不开政策的精准导航。

2025年,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聚焦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作出部署,提出协同建设文旅精品线路、强化非遗活化利用、推进文博旅游发展,为县域文旅发展指明方向。同时,雅安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提出打造“天府之肺·熊猫雅安”文旅品牌,以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为引领,构建“1+5”文旅目的地矩阵。

芦山把握这一机遇,将“蜀根汉魂·悠养芦山”的核心品牌与省市政策深度对接。优化“一南一北”发展布局,推动南部飞仙关融入全国最美国道318公路旅行目的地建设,引导北部大川融入成渝地区高品质康养目的地建设,全方位融入全市“1+5”文旅目的地矩阵。

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芦山与邛崃、大邑三地从过去的“单点发力”转向“抱团发展”,芦山的生态优势、邛崃的古道文化、大邑的雪山温泉形成互补合力,让邛崃大邑芦山文旅融合招商推介会成为落实省、市战略的生动实践。

一脉山水

三地共守的生态家底

政策的落地生根,始终需要山水文脉的深厚土壤。

芦山、邛崃、大邑同处邛崃山系核心区,共同筑起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护着“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诗意画卷。

在这片横跨三地的生态屏障上,芦山以超78%的森林覆盖率,书写着“天然氧吧”的绿色传奇——大川河景区作为“距离成都最近的原始森林”,每立方厘米超4800个的负氧离子,让这里成为都市人逃离喧嚣、拥抱自然的首选。

而不远处的邛崃天台山,“山奇水秀、林幽石怪”的景致与“天台夜雨”的浪漫,勾勒出夏季避暑的生态秘境;大邑西岭雪山的冰雪项目与花水湾医疗级温泉,则为冬季康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饮一河玉溪水,共护一脉青山绿。

从芦山的原始林海到邛崃的山林秘境,再到大邑的雪山草甸,三地生态资源恰好形成“春赏山花、夏避酷暑、秋观彩林、冬戏冰雪”的互补格局,彻底打破文旅产业“靠天吃饭”的季节性瓶颈。

如今,随着成温邛快速路的互联互通、邛芦荥高速公路的加速建设,这条串联三地的“生态文旅走廊”,将以更便捷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的到来。

千年文脉

三地共传的精神密码

文化根脉赋予了三地联结更厚重的底色。这份羁绊不再只停留在“同处邛崃山系”的地理相近,更在文脉的共鸣中沉淀为精神相依,愈发坚不可摧。

翻开芦山的历史长卷,2300余年的建县史里,沉淀着厚重的文化基因,与邛崃、大邑共同构成巴蜀文明的重要支脉。这里曾是“青衣羌国”的故地,姜维屯兵筑城的遗址上,还能触摸到三国风云的印记。

而这份文脉,早已与邛崃、大邑交织共生——邛崃“天府南来第一州”的商脉传奇,与周边地区贸易往来频繁,芦山的特色物产也借着这股贸易东风,融入了更广阔的流通网络。

红色基因更让这份联结愈发紧密。芦山流传着聂荣臻元帅“此地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天堂”的赞誉,红军长征纪念场馆里,一件件文物诉说着革命岁月的峥嵘;邛崃的高何红军长征纪念馆、大邑的横山岗红军战斗遗址等红色遗址,与芦山的红色资源同属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共同构筑起川西大地上绵延100余公里的“红色文旅长廊”。

如今,这些沉睡的历史遗存,正通过文旅融合的画笔,重新焕发生机。

活力迸发

芦山文旅的特色发展

在生态与文化的双重滋养下,芦山文旅正以创新姿态探索多元发展路径,以“蜀根汉魂·悠养芦山”为核心品牌,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特色发展路。

2025年1月至9月,芦山县累计接待游客330.09万人次,23.83亿元旅游综合收入的背后,是这座小城文旅产业的蓬勃生长。

金丝楠水街的青石板路上,游客们驻足欣赏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的韵味;在2025年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暨芦山县第八届“八月彩楼会”民俗活动的舞台上,乡土风情与现代艺术碰撞出惊艳的火花;富伦美宿等10家民宿开门迎客,其中富伦美宿正冲刺国家乙级民宿,让游客在山水间找到“诗意栖居”的答案。

更令人惊喜的是芦山根雕——123件作品完成版权登记,企业带着精美的根雕艺术品走出大山,让“指尖上的非遗”成为芦山文旅的闪亮名片。

“四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文旅格局,更让芦山始终充满吸引力。

2025年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暨芦山县第八届“八月彩楼会”民俗活动登上央视黄金档,全国观众透过屏幕看见芦山的魅力;“星火杯”四川省青少年航模锦标赛、绿道健身运动会等赛事,让“体育+文旅”的活力感染每一位参与者;85万元文旅消费券的发放,更直接拉动1575万元消费,让文旅市场“热”起来、“活”起来。

在公共服务领域,芦山同样用心。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免费开放,体育馆年免费服务超33万人次,7个乡镇全民健身中心、3个多功能运动场的建成,让“15分钟文体生活圈”成为现实。6个文旅志愿服务点位遍布景区,180余处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更让游客玩得开心、游得放心。

携手同行

共绘融合发展新画卷

如果说政策是文旅发展的“方向盘”,那么交通就是加速前行的“引擎”。

作为四川“十四五”交通网规划的重点工程,邛芦荥高速公路自2025年7月首根桥梁桩基浇筑完成后,已进入紧张的实质性施工阶段。

这条全长113.3公里、桥隧比高达73.3%的交通大动脉,建成后将彻底结束芦山、宝兴不通高速的历史,构建起阿坝、甘孜、凉山三州通往成都平原的“黄金走廊”。

对芦山而言,这条高速公路的意义远不止于“通途”——邛芦荥高速公路将直接把芦山纳入成都“1小时文旅圈”,成都超2000万常住人口的“周末游”“短途游”需求将实现高效外溢。

届时,从成都出发,1小时即可抵达芦山大川河体验森林康养,再驱车40分钟至邛崃逛平乐古镇、寻丝路遗韵,1小时后便能在大邑西岭雪山畅享冰雪乐趣,三地“资源互享、客源互送、线路互推”的格局将全面成型。

如今,站在“共环邛崃山、共享西岭雪”文旅融合招商推介会的新起点,芦山早已做好准备。

未来,这里将有更多文旅项目落地——文物博物馆配套设施升级、红四方面军旧址展陈提升、大川河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文旅体验更丰富;“乐氏家风”冲刺省级非遗,6条研学线路优化升级,让文化传承更鲜活;与邛崃、大邑的线路互联、客源共享、标准互通,更将让“1+1+1>3”的融合效应持续释放。

从政策蓝图到交通筑基,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芦山的文旅发展故事,是四川县域借力战略机遇实现跨越发展的生动缩影。

如今,“共环邛崃山、共享西岭雪”文旅融合招商推介会的大幕拉开,芦山正以开放的姿态、扎实的准备,诚邀各界宾朋共乘政策东风、共借交通之便,在邛崃山系的怀抱中,共同书写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让这片山水的生态之美、文化之韵,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吴山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