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邓莉 王汉卿
11月,大安区三多寨的银杏叶正悄然镀上金边。当城市的孩子穿梭于科技馆感受人工智能、在博物馆里追溯文明脉络时,这里的秋日实践,却以一种更扎根土地的方式悄然展开——没有炫目的高科技装备,却拥有整片山野赋予的想象空间;没有父母时刻的陪伴,却有整个村庄化身为一间温暖的成长课堂。

11月12日秋假首日,大安区三多寨中学校银杏体育文化节拉开帷幕,孩子们在团队接力中齐心奔跑,在绿茵场上尽情挥洒汗水。奔跑的身影、呐喊的声音,让微寒的操场充满活力与温度。
汗水未干,他们又转身走进大自然的艺术课堂——采撷山间的野花与草叶,拼贴成充满想象力的图画;拾起金黄的银杏叶片,细心制作成一张张写满秋意的书签。八年级的小李手握来自家后山的叶子,轻声说道:“我要把它做成书签,寄给在远方工作的爸爸妈妈。”
这个秋假,爱国情怀也化作可触可感的实践。孩子们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南京照相馆》,并亲手绘制中国地图。在一笔一画间,祖国的轮廓不再只是课本上的图形,而成为融入情感的精神家园。

而在《寻访家乡》项目课程中,他们用脚步丈量熟悉的土地,绘制出一幅幅带着个人印记的家乡地图。尤为温暖的是“爷爷奶奶一堂课”——老人们耐心教孩子们制作拿手菜肴,八年级的小倪同学笑着说:“等春节爸妈回来,我一定要做给他们尝尝。”
操场的另一侧,传统文化正在少年们的手中焕发新生。两条彩龙腾跃起舞,非遗龙文化在稚嫩却认真的传承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这些活动不仅让沉睡的乡土文化“活”了起来,更在无声中搭建起代际沟通的桥梁,让文化自信在亲身体验中悄然生长。

“我们的秋假不追求‘高大上’,但求接地气、有温度。”学校有关负责人说道。在他看来,当城市的孩子探索科技前沿时,农村的孩子们同样在乡土的滋养中成长——方式不同,却同样收获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童年。
(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宋姿熠
责任编辑:卜一珊
编审:吴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