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亚足联草根足球大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刚刚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新都区斑竹园街道三河村党总支书记谭杰荣获“2025亚足联最佳草根足球领导者奖”。
荣获赞誉,是对谭杰个人多年耕耘的褒奖,更是将中国草根足球的发展样本推向了国际舞台,让世界看见中国乡村足球的活力。

谭杰(右一)荣获“2025亚足联最佳草根足球领导者奖”
晒坝上的足球与“急盼销售”的柚子
领奖台上,聚光灯下,谭杰的思绪或许有一瞬间飘回了十年前三河村的那片田间晒坝。

谭杰(左)赢得国际赞誉
那时的三河村,被人戏称为“三零村”:社会资金零投资、村上零产业、村集体零收入。谁能想到,改变这一切的支点,竟会是一颗小小的足球。
“最初的想法很单纯,就是聚集人气,把村里的新都柚卖出去。”谭杰说,刚开始他和村干部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有场地,他们就一点点筹谋,硬是修起了村里第一片像样的足球场。
“你看这个球场灯管,就是我和村干部一起找商家,找车拉回来的。”谭杰指着如今灯火通明的球场回忆道。

“小足球”踢出乡村发展“大文章”
2015年,第一届“宝柚杯”足球联赛鸣哨开赛。这场以当地特产“新都柚”命名的赛事,奖品就是柚子。然而,就是这场“接地气”的比赛,却让全村人第一次见识了足球的魔力。

三河村举办的足球联赛如火如荼
“第一次举行足球赛的那天,也迎来了三河村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堵车。”谭杰对那天的盛况记忆犹新。2100人的小村庄,一天之内涌进了5000多名球迷。这一天,也让村民王学光惊讶:“堆积如山的新都柚不到三小时被抢购一空。一个月的时间里,村里就售出了上万斤柚子,且价格提升了一倍之多。”
一颗足球,真的踢开了三河村引流的“闸门”。
从一场“村”超 迈向“成都足球第一村”
单一的赛事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不断扩散。三河村趁势成立了成都市首个正式注册的农民足球俱乐部,将足球从爱好变成了事业。

三河村村口“成都足球第一村”雕像
从那时起,三河村的赛事IP也愈发响亮:成人“宝柚杯”、青少年“柚宝杯”……两大赛事贯穿全年,年均举办足球赛近300场。村民王学光的生活也随之改变,“一到周末,车子停得满满当当。”他义务当起了交通组织员,乐呵呵地见证着家乡的变迁。

三河村足球联赛精彩瞬间
“过去家庭收入主要靠种柚子和外出打工。现在,在村里就能上班,家里的土地有流转费,最关键的是,柚子越来越好卖,而且卖得起价。”王学光的感慨,是无数三河村村民的共鸣。
足球带来的不止是人气,更是乡村价值的重估。“一下感觉咱们村里啥都值钱了,一块田、一个林盘、一块荒地、一个院子……”谭杰说,曾经无人问津的三河村,开始对投资项目有了“优选”的底气。
“体育+”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以足球为起点,三河村的“体育+”之路越走越宽。斯诺克亚洲青年锦标赛冠军肖国栋、世界杯冠军周跃龙作为“新村民”入驻,建起了冠军工作室,成渝双城杯斯诺克邀请赛线上观赛人次超百万。

三河村“新村民”肖国栋2025年世运会夺冠后回村后留影
足球主题餐厅、精品民宿、音乐文创、林盘青训……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场场比赛聚来了人气,也激活了乡村经济:水果采摘、农家美食等衍生市场蓬勃发展,年均吸引游客达20万人次。全村由此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个,带动1200余人实现转移就业。
“党建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凝聚人心的磁场。”站在他与村民一起建起的足球场边,谭杰深有感触。曾经“零投资、零产业、零收入”的三河村,短短数年间,实现了外来资本、本地创业与集体经济的“三重突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220万元。

夜幕下的三河村足球场
从晒坝上的自发运动,到登上亚足联的领奖台;从为卖柚子发愁,到荣获“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四川生态宜居村”“省级四好村”,其“宝柚杯”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

三河村民宿在老院落中注入新的文化肌理
当梦想照进现实,一个普通的足球,也能结出引领一个村庄走向世界的金色果实。三河村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关于乡村发展的精彩“盘带过人”。这是中国草根足球的高光时刻,更是新都区以“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剪影。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