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桃坪村摘得“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桂冠,为这座沉淀千年的羌寨注入全新发展动能。如今,荣誉加冕已满一周年,这座坐落于川西高原的古老村寨正以“破茧成蝶”的姿态,向世界展现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非遗技艺破圈:
从“小众传承”到“产业增收”
千年羌寨的非遗技艺,正从博物馆的玻璃展柜走向生产生活的广阔舞台。一年来,桃坪村以“创新+产业”为钥匙,解锁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羌绣主题民宿里绣娘飞针走线,羌碉营造体验区热闹非凡,羊皮鼓舞表演震撼人心。通过“传承人驻场+游客体验”模式,让古老技艺成为带动增收的“金钥匙”,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不止传统技艺的创新转化,年轻力量的注入也为非遗破圈带来新活力。周礼燕的故事是最好的注脚。桃坪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喜讯传来,让远在成都做生意的她深受触动,毅然将耗时多年研发的“羌笛春柳”羌香技艺带回家乡。这项创新技艺以羌族古法制香秘方为基础,融合现代工艺,因配方独特且不可复制,深受游客喜爱,不仅让她的小店成为老寨内的必打卡地,更带动周边3名手艺人加入制作。目前,周礼燕正全力打造个人IP,通过拍摄短视频让千年羌香在新时代飘向更远的地方。

同样在非遗赛道上“破圈”的,还有“95后”返乡青年周世艳(网名易川)。桃坪羌寨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后,她敏锐捕捉到文旅融合的发展机遇,果断将事业重心从线上直播转向线下实体,在新寨开设羌文化主题咖啡店,以“非遗+咖啡”跨界融合吸引年轻客群,店内设置文创产品展销区、农特产展柜和短视频拍摄角,打造集“非遗展示+农产销售+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体验店面,成为连接线上流量与线下体验的新纽带。
留客能力跃升:
从“逛拍就走”到“住玩两天”
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不仅让古老羌寨焕发文化魅力,更直接提升了游客的体验黏性。随着文旅体验的升级,桃坪村的“留客魔法”持续显效,游客从“匆匆过客”变为“深度体验者”,国际吸引力也显著增强。数据显示: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0.5天延长至1.8天,外籍游客占比提升至12%,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世界桃坪”的国际名片愈发闪亮。

游客体验的深度转变,离不开文旅业态的创新升级。“以前带团来,都是匆匆打卡,现在会住下来跟着传承人学羌碉营造、喝自酿咂酒,晚上在老寨晒坝上和当地人共跳莎朗舞。”来自成都的导游林先生在朋友圈晒出的“两天一夜深度游”视频获赞超百,视频里,他与羌族村民共跳莎朗舞的画面充满感染力。

业态创新是留客能力跃升的核心密码。一年来,桃坪村从“单一住宿”向“多元融合”突破:本土文旅经营户增至86家,农文旅体验馆、羌碉营造研学工坊等新业态次第涌现,构建起“住、玩、学、购”一体化产业链,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尔玛人家”非遗庄园民宿率先完成提质升级,保留羌式火塘、老物件藏品装饰等传统元素,旺季入住率持续爆满;周边村寨顺势全新打造集水果采摘、露营民宿、亲子互动、休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崖上星河”高半山网红级高端民宿,自开业以来周末入住率达95%,有效延伸当地文旅产业链条。
辐射效应显现:
从“桃坪独美”到“周边共富”
留客能力的跃升,让桃坪的文旅价值加速外溢,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依托“世界桃坪”品牌效应,周边村落纷纷结合资源禀赋加大投资建设,多个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小桃坪”辐射带动“大桃坪”的发展格局已初见成效。

增头村通过纯天然蜂蜜产品升级实现集体经济破零,今年自开售以来已实现收入6万余元。古城村聚焦特色农业与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粮经果业园区,同时建设“浆洗房”项目,实现集体经济从无到有,预计投用后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5万元。佳山村通过闲置资源盘活实现稳定增收,预计年增收7万元。
在带动周边村落增收的同时,桃坪镇自身也在持续优化“硬环境”与“软服务”,为共富图景筑牢基础。桃坪镇聚焦景区发展痛点,完善灯光照明、人居环境整治等基础配套,优化游桃坪羌寨羌文化交流中心、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景区承载能力与接待服务水平。有效破解制约寨子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擦亮世界桃坪旅游名片,助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这份“共富答卷”的背后,是景区管理机制的创新突破。桃坪镇通过三十余次改革研讨,组建义警巡逻队与志愿服务队规范市场,让周边500余户果农安心设点,甜樱桃季创下推动甜樱桃销售600余吨的纪录。“以前愁果子卖不出去,现在游客多、价格好,今年光樱桃就赚了3万多!”古城村果农蒲大哥的喜悦,正是“大桃坪”共富图景的生动注脚。

“现在的桃坪,手艺能赚钱,寨子能留客,桃坪群众的日子就像羌绣上的图案,越来越鲜活!”桃坪镇党委副书记的感慨,道出了桃坪人最真实的获得感。
从“藏在深闺”到“世界瞩目”,桃坪实现了从“小众景点”到“国际名片”的华丽跨越。农文旅的深度融合,让“千年羌寨·世界桃坪”的金字招牌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向世界展现中国乡村的独特魅力!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