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老小区“破茧”记——贡井区广厦苑“旧改”的民生温度与治理智慧

2025-11-18 18:12 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0

分享

初冬的晨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崭新的“口袋公园”洒下斑驳光影。68岁的王奶奶拎着菜篮,慢悠悠走出新装的电梯,和邻居们在新建的“口袋公园”里唠家常。“以前路面坑洼,楼道黑漆漆的,我腿脚不好,没事根本不愿下楼。现在小区漂亮得像花园,天天都想下来转转!”她笑着说,脸上的笑容在冬日暖阳下舒展开来。

改在后的小区环境

这个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老小区,曾是典型的“城市褶皱”,斑驳的墙面、杂乱的线网、拥挤的空间,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沧桑。2021年,广厦苑小区迎来转机,被纳入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历经三年精心打磨,今年7月登上央视《中国新闻》,成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的生动样本。

改造后的电梯

从“怨声”到“掌声”:改造叩响民心

“以前最怕回家晚了,车位要靠抢,消防通道也经常被占用,安全隐患让人提心吊胆。”居民陈先生的回忆,道出了往日的窘迫。改造前的广厦苑小区,停车位严重不足,空中线网如蛛网密布,公共空间被挤占得所剩无几。

改造后的电梯

民之所忧,改之所向。“旧改”项目启动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基层民主实践在小区展开。居民们首先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自治委员会,这个由7名热心居民组成的自治委成为连接居民与建筑方和政府的桥梁。他们挨家挨户收集改造建议,组织居民大会讨论改造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再与社区干部、建筑方共同商议,形成最终方案报政府审批。

改造后的口袋公园

“我们收集了200多条建议,大到小区布局调整,小到绿化种植品种,都认真记录在案。”广厦苑小区自治委委员伍先生表示。

改造后的小区大门

最终形成的改造方案,处处体现着居民的智慧:拆除320米围墙,释放出158个标准车位;新建5公里消防管道,安装620组灭火器;利用边角地打造460平方米“口袋公园”和300平方米社区广场。就连文化景墙的图案设计,也充分融入了居民的想法。

改造后的小区道路

这场改造从一开始就注入了浓浓的民意底色,从一开始就赢得了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改造后的小区墙面

共建共治:从“改造热”到“持久美”

“以前拎着菜上六楼,中途要歇两次。现在坐电梯直达,轻松多了!”住在6楼的王奶奶感慨道。

改造前的小区绿化

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难点,电梯加装工作在广厦苑找到了创新突破口。项目团队创新推出“分层分摊+财政补贴”模式,制定了合理的出资比例,成功推动5部电梯的加装。

改造前小区道路

“除了加装电梯之外,此次小区改造每户仅需出资50元,虽不多,却让居民有了主人翁意识。”贡井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让居民参与决策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大家对公共设施的责任感。

改造后的口袋公园

更让居民惊喜的是,改造不仅注重“面子”,更注重“里子”。新建的400平方米社区服务用房、100平方米物业管理用房,为后续长效管理提供了坚实保障。

改造难,长效管理更难。为避免“改造时热热闹闹,改造后冷冷清清”,小区探索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一方面筛选出优质物业公司供居民选择,另一方面也保留居民自治的可能性。通过“居民出资+公共收益”的模式,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治理成效。

目前,小区入口的道闸系统已安装完毕,即将投入使用,将有效杜绝外来车辆随意进出、乱停乱放的问题。下一步,小区还计划统一安装充电桩,进一步方便居民生活。

“小区环境变好了,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过程也让我们的邻里关系更和睦了。”居民李女士的感受,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这种发自内心的归属感,正是改造带来的最珍贵礼物。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一场深刻的治理革命。贡井区的经验核心在于以党建赋能、用政策活水、靠群众主体,实现了从“硬件更新”到“治理焕新”的跨越。

如今,漫步在焕然一新的广厦苑小区,新铺的沥青路面平整干净,儿童在游乐区嬉戏奔跑,老人在长椅上闲话家常。那些曾经困扰居民的“堵点”“痛点”,已悄然转化为幸福生活的“支点”“亮点”。正如居民李女士所说:“改造改的不只是环境,更是我们老百姓的日子!”

从“城市褶皱”到“宜居花园”,广厦苑的蜕变印证:以民为本的改造,不仅能焕新家园,更能温暖人心。这个历经二十余年风雨的老小区,正如破茧之蝶,在冬日阳光下展翅新生。(刘庆)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韩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