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广元市朝天区:“老妈妈”调解队 调出邻里关系“和谐味”

2025-11-18 21:12 广元市融媒体中心

0

分享

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赵家嘴小区两户邻居因噪声问题剑拔弩张。“老妈妈”赵崇清闻讯赶来,先安抚情绪,再打出老邻居感情牌:“咱们几代人都住一个村,抬头不见低头见,娃娃们还要一起上学。今晚睡不好是小事,伤了和气可是大事。”一番充满人情味的话语,迅速缓和了紧张气氛,促成双方互谅互让。

在朝天区的大街小巷和田间地头,“有纠纷找‘老妈妈’”已成为当地群众的普遍共识。“老妈妈”是由当地的退休教师、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调解队。11月14日,“老妈妈”调解队队长赵崇清在接受采访时说,自2017年成立以来,“老妈妈”调解队践行“三心”工作法,以独特的亲和力,用最朴素的乡音俚语,化解一个个看似难解的“死疙瘩”,获得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说理讲情 立足乡土化解纠纷

2025年4月22日,朝天区朝天镇金场村的雷某某与赵某某因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发生争吵,“老妈妈”调解队在跟双方沟通并询问孩子的意见后,双方都愿意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各让一步,最终妥善协商好孩子抚养权。

这看似平常的调解,却蕴含着基层治理的大智慧。“老妈妈”调解队能“四两拨千斤”,其核心在于队伍植根基层、贴近群众,更在于她们深谙“法理情”融合之道。

在队伍组建上,朝天区明确“65岁以下、具备3年以上基层调解或相关工作经验、每周常住当地不少于5天”的遴选标准,通过自愿报名、组织考察、择优聘用,从离退休人员和乡村贤达中选拔了11名志愿者,组成首批“老妈妈”调解队,并统一配备标识服装和工作胸牌,增强规范性和辨识度。

无论是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还是田间劳作的间歇时分,亦或邻里摩擦的突发现场,只要群众有需要,“老妈妈”们总能第一时间出现。她们不照本宣科讲大道理,而是将法律政策转化为乡规民约的“乡土法理”,用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方式说理讲情。这种接地气、有温度的调解方式,既守住了法律底线,又照顾了乡土人情,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效果。

实践“三心” 贴近群众解决矛盾

“多亏了你们一次次上门,我们这个家才没散……”一对因误会而险些离异的夫妻,在“老妈妈”们持续数月的耐心疏导与暖心回访后,终于冰释前嫌。这个从“破镜”到“重圆”的过程,正是“老妈妈”调解队“三心”工作法的生动实践。

赵崇清说,在长期的基层实践中,“老妈妈”调解队坚持以“耐心倾听、用心调解、爱心回访”为核心的“三心”工作法,让其成为了可操作、可复制的解决矛盾纠纷的“金钥匙”。

调解成功始于真诚倾听,她们不急不躁,为当事人创造充分的倾诉环境,在纷繁复杂的家长里短中精准捕捉矛盾核心。面对赡养纠纷,一句“老人当年一把屎一把尿的恩情,咱们儿女该怎么还?”常常能唤醒子女心底的孝道;调解邻里摩擦时,“远亲不如近邻”的朴实道理引导双方走向长久的和睦。这种将法理融入情理的沟通艺术,成了化解基层矛盾的“小妙招”。

“老妈妈”调解队队员蒲雪莲,退休前是一名从教三十余年的小学教师。她善于沟通、循循善诱,对于“三心”工作法中的“用心调解”和“爱心回访”,在她看来,关键在于勤迈“铁脚板”、常怀“热心肠”。农家院落、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皆是她们的“流动调解室”。这种“上门服务”不仅便利了群众,更确保了“老妈妈”们能够掌握最真实、最鲜活的一手信息,让每一次调解都能“切中要害、药到病除”。

在“老妈妈”们看来,一纸调解协议的签订远非终点。她们建立完善的纠纷回访机制,对已调解成功的案例,通过电话沟通、上门走访等方式,定期关心协议履行和人际关系改善情况,有效防止了矛盾“解而不和”。这种贯穿始终的负责态度,确保了调解成果稳固,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治理目标。

自成立以来,“老妈妈”调解队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不仅有效纾解了基层群众的烦心事,也显著减轻了行政与司法压力。2023年,该调解队荣获全国妇联宣传部“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称号,“三心”工作法正从一地的实践探索,升华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基层治理智慧。

多元共治 促进事心双解人和

“要不是‘老妈妈’们先来调解,我们两家可能真要闹上法庭了。”一起因宅基地引发的多年积怨,在“老妈妈”调解队与司法所的协同调解下得以成功化解,她们不仅是邻里纠纷的调解者,更是司法调解与行政调解的有效衔接补充。

“老妈妈”调解队充分发挥身份亲近、方式灵活、响应迅速的优势,精准对接未达到诉讼标准却影响群众生活的小矛盾,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这种充满温情的“乡土法理”调解模式,与司法、行政调解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共同构建起朝天区多层次、多元化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网络。

“老妈妈”们凭借“来自群众、贴近群众”的优势,在日常走访、闲话家常中及时发现矛盾苗头。对因宅基地、排水、噪声等引起的“鸡毛蒜皮”第一时间介入,真正做到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这种“抓早抓小”的方式,有效防止“小摩擦”升级为“大矛盾”,从源头上减少了诉讼案件的发生,为司法调解筑起了坚实的“第一道防线”。

在遇到复杂纠纷或需要法律支持时,“老妈妈”调解队主动与司法所、村委会等机构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处置。她们既用“乡土智慧”软化矛盾对立,又能为司法调解做好前期铺垫,成为专业法律调解与群众需求之间的“润滑剂”和“连接桥”,显著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整体效率。

在调解过程中,“老妈妈”们不仅化解具体矛盾,更将法治理念融入日常交流。她们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解释法律政策,用贴近生活的事例普及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这种延伸服务让法律条文充满了人情温度,使法治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朝天区“老妈妈”调解队以其独特的定位和优势,成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更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韩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