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节气的民间习俗主要有:腌咸菜、腌腊肉、晒鱼干、吃刨汤、吃糍粑等。
腌咸菜
俗语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节气腌菜的习俗由来已久,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以腌雪里蕻,渍酸菜为主。小雪过后,北方地区天寒地冻,古时候南北运输还不发达,吃不到新鲜的蔬菜,于是家家户户就在小雪过后腌咸菜,以备冬季食用,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习俗。
腌腊肉
小雪时节,南方的习俗是腌制腊肉。小雪过后,南方的气温也急剧下降,而且空气干燥,非常适合腌制腊肉。而且这个时候正是家里养的猪正肥的时候,于是家家户户就开始动手杀猪做腊肠、腌制腊肉,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正所谓:“冬腊风腌,蓄以御冬”。
吃糍粑
俗话说:“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小雪时节吃糍粑的习俗由来已久。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最早源自古时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慢慢演变为了民间美食。

小雪节气是渐入深冬的节点,此时养生的关键在于“防”,让身体做好充分准备,才能适应后续的严寒。小雪养生讲究八个字:“外御湿冷、内防燥热”。
御寒保暖
保护好头脚。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建议外出时,戴上帽子、围巾等,以防头部受寒。而脚保温性差,脚若受寒,就容易感冒,睡前注意泡脚,水温以40—50℃为宜,水量以淹没脚踝为好。
多晒太阳
传统医学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可以在天气好的时候,背着太阳走走。晒晒太阳,感受冬日温暖,整个人都会舒展起来。可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

早睡晚起
如果睡不够,身体和精神得不到休息,就很容易身心俱疲,产生火气。《黄帝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个时候天地的阳气潜藏得早,升起得晚,应当早睡晚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温补安神
这个时候天气干燥,温度较低,会导致体内火气旺盛,小雪养生除了注意避寒就温外,在饮食上讲究温补。过于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最好少吃,否则会助长人体“内火”。此时节应该搭配一些清火降气、消食的食物,如白萝卜、白菜等当季蔬菜。也可以多喝清火养肝的茶,如枸杞菊花茶等。

编辑:陈翠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