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百年盐商宅院,见证自贡辉煌——探访沿滩王家大院

2025-11-20 08:58 沿滩融媒

0

分享

在沿滩新城,一座古朴而恢弘的建筑群静卧于山水之间,这就是被誉为“盐商文化活化石”的王家大院。

1.jpg

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盐商王和甫及其兄弟五人为纪念其父王子诚而建,故又称“子诚公祠”。历经130余年风雨,它依然保存较为完整,不仅是盐商文化的“活化石”,更是沿滩新城将历史文脉融入现代城镇建设的生动实践。

9_new.jpg
 

历史与现代交融,文化底蕴赋能新城发展


王家大院的兴建,正值自贡井盐生产的鼎盛时期。大院所在地曾是井盐陆路运输的必经之地,盐商王和甫不仅在此建祠,还向富顺县衙申请设置“卫里乡”,并出让土地建成集市街道,推动当地商贸发展。

6.jpg

大院不仅是家族聚居地,更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多个重要节点:1911年曾遭土匪洗劫,但在王和甫组织下得以保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共地下党的活动据点;1923年创办“王家大院学堂”,多位地下党员在此任教;1931年,王郭一创办女子义军军事速成学校;1939年,王和甫三子王天锋在此创办子诚小学并任校长。

4.jpg

在沿滩新城的发展蓝图中,王家大院不再只是一处静态的历史遗迹。通过保护性修缮与活化利用,完善周边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大院将古建筑风貌与现代生活服务功能相结合,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客厅。

建筑艺术典范,塑造城镇文化品格


王家大院坐北朝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占地9632平方米,为典型的四川穿斗式民居。正院为四重三院落格局,保存有石雕、木雕、灰雕等精美构件600余件。第一重院落以青石板铺地,天井宽阔,右侧设有青砖画墙,绘有奇花瑞兽;第二重院落中植有百年龙眼树,中厅高约20米,左右各有5根楠木廊柱,柱础为石雕白象,上方饰以镂空木雕;第三重院落为正厅所在,8扇雕花木门上方悬挂“福”字大匾,左右客楼石雕木刻精美,东西天井中各设一巨型石刻荷坛,百年来水未干涸。东侧还设有“土花园”,植有三十余株桂花,花开时节香飘数里。

8.jpg
7.jpg

如今,这些珍贵的建筑元素成为沿滩新城城市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这种“古今对话”的设计理念,让新城既保留地域文化特色,又满足现代居住需求,有效提升了城镇的文化品位和生活品质。

多元文化价值,丰富居民精神生活


王家大院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立体的历史教科书。从盐商家族史到革命活动据点,从私塾教育到商业诚信故事。沿滩新城也正在深入挖掘这些文化资源:开发盐商文化研学路线、打造革命历史教育基地、复原“王记糕粑”等老字号故事。

5.jpg

2020年5月,王家大院被列入自贡市第一批井盐历史文化遗产名录,并启动保护修缮工程。如今,它已成为沿滩区乃至自贡市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与学者前来探访。

2.jpg
王家大院的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盐都自贡的辉煌往事。王家大院的保护与活化,是沿滩新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展示,更是历史记忆的载体。随着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推进,这座百年大院将继续屹立于时代变迁中,焕发生机与活力,向后人传递盐商精神与文化回响,为沿滩新城的宜居宜业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甘颖霞 刘晓玲)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韩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