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沿滩之书”的“奋进之章”,扑面而来的是工业经济的强劲脉搏与项目建设的火热场面。这一章,无疑是全书最为厚重的部分。

项目攻坚的“进行时”。作为四川省“双首批”化工园区,同时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氟硅特色产业基地承载地,塔吊林立的画面已成为最寻常的插图。此前记者报道的原能红芯一期项目已于本月初完成项目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完成项目主厂房施工图审查,正在办理正负零以上施工许可证,进入项目部分基础和道路等辅助设施施工阶段,预计一期投产后年产值可达一亿元。自2022年4月,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获评全省首批化工园区以来,园区已有16个项目已实现投产或试生产,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这不仅是白纸黑字落在规划图上的承诺,更是构成“沿滩制造”骨架的坚实一页。

营商环境的“注释栏”。“园局合一”的改革持续深化,政务服务迎来“一网通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压缩审批办理时间,“项目专员”帮办代办减轻企业负担,“惠企政策计算器”平台实现优惠政策一站即办。良好的营商环境,如同书页间清晰的批注,为每一位前来投资的“读者”提供了最佳的阅读体验。

如果说“奋进之章”是书的骨架,那么“烟火之章”便是其间流淌的血肉与温度。这一章,书写在每一个寻常巷陌、每一张幸福笑脸上。
城市更新的“修订稿”。完成改造的石油花苑、升坪街老旧小区等,如同书籍的再版修订,面貌一新。新增的停车位、修缮一新的外墙,以及遍布角落的“口袋公园”,让居民读出了生活品质提升的喜悦。

釜溪河畔的“散文集”。夕阳下的釜溪河绿道,是书中一篇闲适的散文。散步的市民、嬉戏的孩童、河面的波光,共同构成了最具烟火气的段落。而在信步沿滩•美过周末里则收录了这座城市最生动、最鲜活的味道。

“沿滩之书”是一本永远面向未来的著作,而青年一代,正是执笔书写未来的作者。
就业创业的“前言”。区就业创业中心,正在为这本书撰写充满想象的“前言”。他们聚焦人才招引、就业创业等领域,不仅助力青年“解锁”电商新技能,同时在线下进行人才吸纳,为沿滩的产业叙事注入了全新的思维与活力。

文化潮流的“插画”。文创市集、街头的音乐快闪……这些青年主导的文化活动,如同书中精美的彩色插画,让整部作品的风格更显年轻与时尚。

一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内涵的厚重。“沿滩之书”的“乡愁之章”,便是其历经岁月沉淀,愈发醇厚的文化底蕴。
非遗技艺的“活字印刷”。仙市古镇的扎染、黄市的草编、刘山的柳棍等非遗技艺,如同古老的活字,将历史的记忆牢牢印刻在文化的纸张上。它们不仅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激活乡村旅游、促进文旅融合的关键字符。

历史建筑的“牛皮书封”。邓关街道的观音阁,永安的閤乐祠等等,那些得到妥善保护的历史建筑、革命旧址,如同这本书坚固而雅致的牛皮书封,守护着城市的内在灵魂,向后人无声地讲述着过往的峥嵘岁月。(钟子彦)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