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4X100米比赛决赛场,广东队队员、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完成了自己运动员生涯的“最后一舞”——尽管未能帮助广东队站上领奖台,但全场所有观众均为这名中国短跑的“无冕之王”献上最诚挚的掌声和祝福。
和许多金牌荣耀加身的体育明星不一样,苏炳添没有那么多的奥运会、室外田径世锦赛的冠军荣誉,但依然被无数体育迷视作榜样。究其原因,是他在短跑领域的坚守和突破,是他用数年如一日的奔跑让我们看到体育运动最本真的模样。
苏炳添的传奇不在于金牌,而在于“突破”。从默默无闻到东京奥运9秒83的亚洲纪录,他一次次刷新人们对黄种人速度极限的认知。面对博尔特等世界名将,他展现出永不言弃的竞技精神,即便超过三十岁仍坚持技术革新,最终在奥运赛场打破年龄魔咒。他用一次次0.01秒的进步诠释体育真谛——不是领奖台的高度,而是突破自我的勇气。当现在的孩子们以他为榜样,这位“无冕之王”已让体育回归本质:成就不局限于顶峰,攀爬的过程就足够值得称赞,每个人都能在奔跑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胜利。
苏炳添用整个职业生涯证明,真正的体育精神比金牌更闪亮。他之所以被称为“苏神”,不仅在于他破了纪录,更在于他在百米短跑赛场,将体育运动在大众认知中从“金牌生产线”回归到共享强身健体和突破自我之道,而这才是竞技体育赋予每个人最重要的价值。“苏神”的职业生涯或许有一些未竟的心愿,但这份突破的过程早已被那些模仿着他起跑姿势的小朋友们继承。体育的价值不仅是对金牌荣誉的欢呼,更应是运动员在赛场挥洒汗水后,更多普通人在跑道、球场和健身房迈出的第一步。用运动强身健体、锤炼意志和突破自我的信念,比任何金牌都更接近奥林匹克的初心。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