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央七台报道何元智回母校开展讲座
自贡融媒记者 陈凡逸
11月21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自贡一中初1988届、高1991届校友何元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深耕卫星通信领域30多年
何元智打小就有一个成为科学家的梦想。
“她认准的事情,一定会坚持到底,每个学科都很棒。”高中班主任郭怡说,“对于读大学,元智有很多选择,直到看到那张海报。”
上世纪90年代初,原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到自贡一中作招生宣传。海报上绘制的军校学员走方阵的画面,深深吸引了何元智,“太英姿飒爽了!”“欢迎来军队,既可以搞科研,还能服务国防,意义重大。”听完招生老师的介绍后,何元智心中那团小火苗立时被点燃,铁了心报考军校。
1991年秋天,何元智考入军校后,一次上课老师指着卫星站的设备说:“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希望将来你们能做出国家自己的卫星通信系统。”差距就在眼前,她深受触动:“核心技术买不来,依赖引进靠不住,未来我要造出我们自己的卫星系统。”

由于可借鉴的资料不多,本硕博期间遇到难题,何元智就一一列出可能解决问题的路径,用最笨的办法依次去尝试、去论证。毕业后进入研究所,目之所及都是大型号、大系统,何元智就像升级到新程序、接收到新信号般,如饥似渴地找机会学习。
“实验室机房内,指示灯不停闪烁,‘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信息支援部队某研究所研究员何元智站在卫星系统监测屏前,一边密切观察相关数据,一边在键盘上运指如飞。”10月27日,解放军报在2版以《追“星”逐梦 向战而研——探寻信息支援部队某研究所研究员何元智的科研创新之路》为题,用半版篇幅报道了她从军30载蹚出向战而研的创新之路。
据了解,何元智长期从事国防科技攻关,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个人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19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等国家级荣誉。

今年曾回母校讲家国情怀
据悉,何元智与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姜澜,同为自贡一中高中同班同学。
“元智校友当选院士后,我和同事们的手机收到不少信息。有退休老师回忆她曾经的求学时光,有校友们发来的祝贺消息,还有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认同,大家都深受鼓舞。”自贡一中党委书记冷松说道。
“两个月前,元智学姐回学校开展讲座,分享了上高原、下海岛、赴戈壁、走边防的故事。她深厚的家国情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自贡一中高二年级学生朱芯悦记忆犹新。
9月10日,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何元智回到母校自贡一中,与师生分享从军经历,共话强军梦想。“我是你们的大师姐……”一句亲切的开场,瞬间拉近了与台下同学们的距离。

从中学时代参加各种竞赛,到考上军校后找到人生方向,再到投身卫星通信科研事业……回到母校,何元智用自身经历鼓励学弟学妹:把个人追求融入国家伟大事业,把成长成才目标汇入强国强军时代洪流。
几十年如一日,何元智全身心投入到网信科研事业,亲历了我国自主卫星通信网络从无到有、从单装试验到体系发展、规模应用的全过程。“个人远大志向与理想需要同国家发展大背景相结合,这样才能结出更饱满的果实。”铿锵话语,引发学子深深共鸣。

“她回母校那天身着戎装,迎面走来时,目光炯炯有神,向昔日的老师献上鲜花,向全场师生致以庄严的军礼。”自贡一中教师李立平说,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与同事们一道用好优秀校友榜样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努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图片来源 信息支援部队政治工作部 中国军网)
编辑:陈行
责任编辑:缪静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