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59秒39!逆转夺冠!”11月10日,第十五届全运会赛艇男子轻量级单人双桨决赛现场,荣县籍运动员谷建滔凭借顽强毅力与精湛技术,在比赛中实现精彩逆转,成功摘得金牌,这也是全运会开幕式后四川代表团的首金。这位从荣县黄大清学校龙舟队起步的冠军,曾用“永不放弃,敢于拼搏”的信念,创下了“三连冠”的佳绩,这份不居人后、奋勇争先的拼劲,不仅赢得了赛场上的荣誉,更映照着家乡荣县在工业发展道路上的拼搏姿态。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荣县面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起步晚,成长空间受限等难题。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荣县毅然抉择,坚持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创新提出“124”发展思路,将工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工业兴县”的号角正式吹响。

筑基强体,提升园区承载力
发展工业,载体是根基。荣县经开区作为主战场,三年间实现蝶变。南区“两横四纵”道路骨架基本成型,6公里道路完成黑化,10.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拎包入住”,“现在园区路通灯亮,配套齐全,我们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半年。”东南绿建项目负责人感慨道。目前,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面积较2021年末增长1435%,成功斩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自贡市“工业强市”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为工业发展筑牢了坚实平台。
精准招商,注入发展新动能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荣县摒弃“大水漫灌”式招商,聚焦“2+N”产业体系,以大健康和节能环保为两大核心产业。精心编制产业图谱,组建产业链招商分队,精准对接目标企业。“我们深入研判产业趋势与市场需求,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敲门。”荣县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年间,经开区累计签约项目20余个,20个亿元以上项目中,涵盖了400MW风力发电、常温预制菜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绿色建筑、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成功引进荣州东南绿建等10个亿元项目,一批优质企业的落地生根,为荣县工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优化环境,打造投资“磁极”
“签约即发证、拿地即开工”,东南绿建项目创造的审批速度,是荣县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为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荣县全面推行“一对一服务专员”机制,创新“1+N”专班服务模式,将审批材料精简40%,办理时限压缩80%。工业用水降价15%,工业用气降价35%,利用“园保贷”等金融项目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近三年发放“园保贷”资金3254万元,政策兑现满意度达98%。“政策兑现快、服务有温度,让我们发展更有信心。”南方锅炉负责人说,这种暖心服务,让荣县从“政策洼地”变成了“投资磁极”。
创新驱动,赋能产业升级
荣县经开区通过把创新作为核心发展动力,推动企业“智改数转”,已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0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专精特新”企业25户。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37.75亿元,成功创建四川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荣县经开区入选2024年度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优秀名单。
三年栉风沐雨,荣县工业发展取得从“起步追赶”到“加速突破”的阶段性成效,我们深知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荣州儿女从不居人后、奋勇争先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就像谷建滔在赛场上实现逆转一样,荣县也在工业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李健学/图文)
编辑:胡倩
责任编辑:陈翠
编审:韩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