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一棵“化工巨木”的六十年:深植三线精神的富顺,如何让创新之树枝繁叶茂?

2025-11-24 17:47 富顺县融媒体中心

0

分享

六十年前,三线建设的一声破土巨响划破了祖国西南的寂静,自此富顺开启了“化工报国”的新征程,也将“创新”的基因深植这片沃土。

六十年后,沱江两岸早已换了人间,一座现代化的产业高地——四川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正在此迅速崛起,已然成为富顺县“工业强县主阵地、化工强县主战场、县域经济发展主引擎”,撑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三线铸基,培育产业发展沃土

在四川盆地南部的富顺大地上,化工产业的基因已深深融入城市肌理,从“三线建设”时期的丘陵拓荒到如今的产业高地,富顺用六十年时间书写了一段中国氟化工产业的奋斗史诗。1965年,为响应党中央建设“大三线”的号召,来自全国24家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的建设者们汇聚四川富顺,在一片荒山之中开启艰苦创业的伟大历程。

这些南腔北调的建设者们同心同德,面对简陋的生活与科研条件信念如磐,凭着“化工报国”的热血披荆斩棘、白手起家,在荒坡上点燃了氟化工产业的星火。正是这份坚守与拼搏,孕育出以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为核心的龙头力量,并带动形成完整产业生态,使富顺成为中国最早从事化工新材料研制生产的主要地区之一,也为富顺打下了良好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础。

进入新时代,富顺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以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为龙头,创建四川富顺晨光经开区,围绕氟化工主导产业,形成“盐卤资源-基础化工-化工新材料”的现代化工体系,实现了从单一基础化学原料生产向产业多元化集群发展的跨越,经开区内的西艾氟、辉腾、富华信等新型化工规上企业30户,涵盖氟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氟材料应用等领域,形成生产四氟乙烯、有机氟化物、高分子纤维等综合产业链,主要产品辐射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医疗、新能源等多个高端领域。

作为自贡市打造“中国绿色氟都”的核心承载区,四川富顺晨光经开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构建起以新型化工为主导,机械制造与消费品工业协同发展的“一主两辅”产业体系,三大产业协同发力、互促共进,形成了链条完整、韧性强劲的产业生态。经开区汇聚专精特新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建成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2个、省级研发平台8个,并拥有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高能级创新载体。“十四五”以来,累计获授专利544项,其中发明专利61项,创新动能持续释放,为产业迭代注入不竭动力。

在四川富顺晨光经开区,现代化产业图景正生动铺展: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精准运转,封闭式生产系统实现污染物零排放,研发中心内,科研人员延续着三线精神和创新基因,针对新能源、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需求开展攻关,让富顺氟化工始终站在行业前沿。从打破国外垄断技术封锁到赋能新兴产业的“创新引擎”,每一项突破都让富顺氟化工始终站在行业前沿。富顺化工六十年的发展轨迹,也是中国化工材料从追赶到领跑的生动缩影。

锚定新程,共绘产业崭新蓝图

产业的蓬勃发展持续吸引行业目光。面对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四川富顺晨光经开区以省级化工园区获批为新起点,给出了清晰而坚定的答复。富顺县委、县政府前瞻布局、科学谋划,构建生态,聚力创新,锻造核心驱动力,推动氟化工、精细化工与化工新材料链式发展,促进区域协同、错位发展,在氟化工上游,聚焦电子级化学品、电子特气,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精准发力,引入硅基新材料产业链一体化等项目,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在氟化工下游,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切入新能源汽车密封件、运动防水面料、高端氟材料应用等领域,实现产品应用新场景。

而这一切的核心支撑,源于富顺县对人才与创新的高度重视——这正是工业发展持续迸发强劲动力的根本源泉。

坚持科技立园,政府投资建设的2万平方米科创中心,汇聚300余名科技人才,其中包括院士1人、博士42人,硕士及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比超60%。中心集科研管理、项目规划、工程设计于一体,为先进有机氟材料的研发与转化筑牢平台根基。深化“校政企”协同,携手四川轻化工大学、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国家级“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高标准打造实验室、研发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和中试熟化平台,聚焦化工新材料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为有机氟材料产业注入强劲创新动能。

当前,富顺正全力推进化工园区建设,已建成氟材料应用产业园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新增化工用地4000亩,一级消防站、危化品停车场、安全应急监管体系已建成投用;第二工业污水处理厂、综合能源管理站等关键公用工程正加快建设。新组建富顺县产业投资集团,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优质项目,做强做优产业集群。一幅产业集聚、动能澎湃的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首批硅基新材料、含氟医药中间体等项目投资20亿元,将于年内开工建设,中试基地、孵化中心将于明年上半年开工,全力建设全国一流氟硅化工产业基地。

智汇富顺,乘势而上开启新章

从最初的基础化工生产起步,历经六十载栉风沐雨,富顺化工完成了“从零起步”到“规模扩张”再到“质量提升”的华丽蝶变,这份积淀在11月21日迎来高光时刻——2025湿电子化学品及电子气体高端发展会议在富顺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院士专家、行业精英齐聚一堂,以“融合创新 ‘材’赢未来”为主题,聚焦湿电子化学品、电子气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共绘产业融合新蓝图,共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作为行业盛会,本次会议既是富顺对60年化工底蕴的接续奋进,更是抢抓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关键举措。

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彭孝军在视频分享中介绍道:“我国的精细化工正处于从1.0走向2.0,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过程中。智能分子工程是精细化工变道超车的历史新机遇。”随后,多位行业专家教授,围绕“十五五”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湿电子化学品的发展现状和展望等主题作主旨报告,直击行业核心议题。

会议还就富顺县产业基础、承载优势、未来规划等作现场推介,详细阐述氟化工产业链布局,以及含氟化学品及含氟新材料、湿电子化学品、新能源电池高端材料三大重点合作领域的发展潜力,邀请与会嘉宾深入了解富顺、投资富顺,与富顺共赴产业新蓝海、共绘发展新蓝图。

当天下午,两场平行会议同步开启,现场热度丝毫不减。湿电子化学品专场聚焦“制造体系的挑战与机遇”,多位专家学者与企业负责人作主题报告,为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新思路。电子气体专场则聚焦“技术产业进展与市场趋势”,共同探讨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挑战与机遇,深入剖析开发思路、制备技术、发展趋势等核心议题。与会嘉宾还走进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与晨光经开区氟材料应用产业园,近距离感受富顺化工的创新活力与绿色担当。

六十而“立”:三线拓荒,不忘化工报国。六十而“砺”:风雨砺志,瞄准破壁图强。站在六十年的新起点,富顺县委书记刘军表示,当前,富顺正聚焦服务保障四川建设国家战略腹地,紧扣自贡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建设省级化工园区,重点推动氟化工产业与湿电子化学品、电子气体协同发展,培育壮大含氟精细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业,全力打造国家级氟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刘瑞 许丹丹)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金艳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