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职业的训练,只有热爱的光芒,没有天价外援的星光,没有豪门俱乐部的喧嚣,四川民间足球联赛(川超)却以其独特的市井气息和纯粹的热爱,在绿茵场上演着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民间史诗。这不是商业足球的精致橱窗,而是一幅铺陈在巴蜀大地的鲜活足球生态长卷,热气腾腾,充满野徜徉性,热血长。
川超的魅力,首先在于它的“真”。工地的建筑工人能倒挂金钩,午后在讲台授课的教师亦可上演帽子戏法,或许写字楼里忙碌的白领名字能响彻整个绿茵场。平凡的他们带着生活的尘土与汗水于球场碰撞,九十分钟的纯粹奔跑不为天价出场费,只有对足球的热爱。每一次拼抢,每一脚传递,都发自内心最原始的冲动,看台上没有山呼海啸的数万观众,但有街坊邻居的呐喊,亲友团的热烈助威,组成一波又一波排山倒海的声浪。这种植根于社区、生长于市井的足球,有着职业赛事难以复制的温度与真实。
这片赛场,不只是草根球员梦想的摇篮,也是展示四川风采的橱窗。多少被职业梯队淘汰的少年,在这里重拾足球的快乐;硬件无所谓豪华,够用就行,比赛无所谓结果,精彩就行,川超一如那青城山的老道,不问出身,只论热爱,无为而治,但修己身。朴素的它让足球回归本质,成为普通人触手可及的快乐,而非遥不可及的奢侈品。镜头之外,蓉城的时髦,绵阳的科技,乐山的美食,灯城的璀璨,同进球后的喜悦与失利后的泪水交相辉映,一幅幅闪动的脸庞真挚动人。足球同城市一样,闪耀于聚光灯下不是唯一的解,每一个为热爱奔跑的普通人身上所承载和折射出的光芒,才是生活的本质。
川超,更是四川人精神气质的一面镜子。场上球员们那股“雄起”的拼劲,那份即使在落后时也不屈不挠的韧劲,正是巴蜀文化中“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精神的生动写照。他们踢的是一种带着“麻辣味”的足球——火爆、激烈、直接,有时甚至略显粗糙,却始终充满活力,令人血脉贲张。这片赛场,传承着四川足球的历史血脉,让“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的江湖气概,在新时代的绿茵场上焕发出别样光彩。
诚然,川超面临着诸多挑战:经费的捉襟见肘,赛事组织的粗粝,竞技水平与职业联赛的差距。但它的价值,恰恰在于这种不完美中的蓬勃生长。它是中国足球金字塔坚实而广阔的基座,是孕育足球文化的沃土。与其仰望星空,抱怨中国足球的积弱,不如更多关注并推动如川超这般扎根民间的赛事。当每一个社区的足球联赛都能如火如荼地开展,当足球真正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中国足球的振兴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川超,这场流动的盛宴,让我们看到了足球最朴素的伟大。它或许没有精致的包装,却有着最炽热的灵魂。刨去职业足球的光环,这些在民间赛场上奔跑的身影,同样值得我们为之鼓掌喝彩的最为纯粹的热爱。热爱的光,点亮是足球最本初的火种,而这星星之火所照耀着的,正是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所在。(武宇)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