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视评来了丨“可偷的甘蔗”怎么才能甜更久?答案不在甘蔗地

2025-11-25 12:38 四川观察

0

分享

“求求大家,别再来偷我家甘蔗了!”这可能是今年初冬最“凡尔赛”的农民的烦恼。

这段时间,咱们四川眉山,一片无名甘蔗地因为推出“自助偷甘蔗”游戏意外爆红。最低只需要花9块9,就能在田间上演“密室逃脱”。每天参与游客有1000多人,日销售额最高近万元,这个可远远超过传统批发模式。土地“活”了起来,农活“玩”了起来,参与者在真实的农村体验中获得了情绪价值,文旅的灵魂也得到鲜活的显现。

可人一多,味道就变了。地里被掰断、没带走的甘蔗多了,浪费让人心疼;夜晚都有人摸黑来“偷”,秩序乱了套。老板没办法,只好加收2块9毛9的“入场费”想挡挡人流,甚至恳请玩过的顾客在网上“吐槽”这里不好玩,要求反向营销。

一边是游客兴奋地举着“战利品”自拍,一边是老板心疼地恳请“降降温”。这戏剧性的一幕,似乎把当下乡村文旅最真实的喜悦与烦恼和盘托出:一个绝妙的点子点燃了市场的热情,却似乎还没想好,怎么安放这过于汹涌的流量呢?而地头那些被掰断又遗弃的甘蔗,又在无声地诉说着“狂欢”的另一面----当“偷”成为娱乐,“珍惜”却缺席时,这场城乡相遇就会留下遗憾。

或许,“甜蜜”过后的烦恼,正是这片甘蔗地成长的新起点。它提醒我们,好的创意不仅要能点燃热情,更要能经营好这份热情。所谓“盗”亦有道,其道在尊重,在珍惜,在可持续。

说到底,这片甘蔗地像一面镜子,它映照出我们对田园的渴望,也照见了我们从“图个新鲜”到“懂得珍惜”之间的距离。朴素的田野需要创意,需要流量,但更需要尊重。尊重每一颗粮食,尊重每一份劳动。

“可偷的甘蔗”难能可贵,但这灵光一现的创新,怎么才能走得更远呢?或许问题的关键在于让游戏超越游戏本身,让“偷”成为一种带着珍惜的互动。当游客带着对土地的敬畏离去,当村民怀着对未来的期待耕耘,“偷甘蔗”的游戏才会像这甘蔗一样,越是向下扎根,越是向上甘甜。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