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人才入乡·兴农人】桑绿太阳山 戎装铸乡魂——新农人李棋林的振兴“新战场”

2025-11-26 15:51 自贡网

0

分享

微信图片_20250715180940.jpg

于波 自贡融媒记者 缪静 实习生 虞黎君

人才名片:李棋林,男,1977年8月出生,四川荣县人,四川大学建筑与施工专科毕业,太阳村党支部书记,退伍军人,太阳村桑蚕养殖负责人,新农人代表。

走进荣县高山镇太阳村,连片成荫的桑园铺满山头,清风拂过,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新生——这片生机盎然的产业沃土,倾注着李棋林的全部心血。作为一名退役军人,退伍后曾在建筑公司打拼多年。2019年,他毅然选择回到故土,以军人的坚毅与担当,在熟悉的乡野间,耕织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乡村振兴的“战场”,呼唤着赤子归乡的脚步。回到太阳村的李棋林,望着村里大片闲置的土地、留守老人在田埂上叹息的身影、孩童们期盼家乡变化的眼神,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紧紧揪着。“在外打拼多年攒下些经验,家乡土地荒着、乡亲们日子紧着,我不能看着不管。”李棋林告诉记者。这份初心,成了他扎根乡村的“定盘星”。

荣县的青山绿水间,蕴藏着发展的密码。李棋林回忆,为找准适合本地的产业,村两委带领村民代表多次翻山越岭考察土壤、请教农技员。最终他们发现,太阳村的沙壤土透气保水,气候温暖湿润,堪称桑蚕生长的“天然温床”,而由此形成的“桑叶养蚕、桑果酿酒、桑枝制茶”的循环产业链,正是打开乡村致富门的“金钥匙”。

1.jpg
李棋林考察本地土壤及桑叶情况

政策的春风驱散了创业的迷雾。近年来,自贡市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为返乡人才搭建起广阔舞台。150万元“中省扶持集体经济项目”专项补贴的及时注入,荣县集体经济专项免息贷款的迅速到位,缓解了资金压力。2024年,太阳村掀起建设热潮:200亩撂荒地重新翻耕,800多平米的新型蚕房拔地而起。那些日子,李棋林既当指挥又当先锋,桑苗越冬时守在田间盖膜防冻,蚕房建设时蹲在工地紧盯进度,“干就干出个样子来!”这是他常对团队说的话。

2.jpg
蚕房基地

如今,太阳村桑蚕产业发展渐入正轨。李棋创新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村民通过参与桑园管护和蚕房养殖领取工资,已有20多名留守老人和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据测算,丰产期全村可年养蚕10季、共250张,仅养蚕一项年产值就能突破100万元。

3.jpg
李棋林在蚕房查看

但李棋林的眼光看得更远。他认为,桑蚕产业要实现真正的兴旺,必须突破“就桑种桑,就蚕养蚕”的单一模式,持续拓展产业链条。他结合桑蚕养护,同周边乡镇相互合作,带领村民开发出桑叶茶、桑葚酒以及桑蚕肥料等特色产品,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更令人惊喜的是,在县委组织部人才到村的指导下,李棋林还充分借助电商直播的“春风”,化身“网红霸总”,在直播间里以军人特有的硬朗气质推销产品:“你是要桑叶茶还是桑葚酒,爱我是给不了的……”这种反差萌让太阳村特产迅速走红,订单纷至沓来。

5.jpg
李棋林现场直播卖桑叶茶

“产业若要长久,必须依靠文化赋能。”李棋林正着手规划建设桑蚕文化体验园,让游客来摘桑果、学养蚕、品桑茶,亲身了解蚕桑从“一片叶”到“一根丝”的蜕变历程。“不光要让游客带走特产,更要让他们带走对乡村文化的记忆。”李棋林说,这种沉浸式体验设计,正让太阳村的桑蚕产业超越单纯的“种养殖”,成为连接城乡的文化纽带。

“未来,我们要全力打造桑蚕特色产业村!”李棋林的话语里满是干劲。他计划扩建深加工车间,打造“太阳桑葚”品牌,通过“合作社+电商+文旅”的“桑蚕+”模式,持续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谈及“新农人精神”,他眼神坚定:“核心就是不忘那身橄榄绿,用严的标准和新的理念,将集体经济深耕成村民致富的热土,让古老的桑蚕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

(由受访单位供图及视频)

编辑:罗祥瑞

责任编辑:尤洋

编审:张宏彦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