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正午,奇瑞风云X3L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测试时,车辆下滑撞断护栏,相关画面引发热议。这起事件直指企业营销的核心问题:热度可追,安全不可弃,切勿让博眼球的“营销噱头”,异化为危及安全的“风险祸根”。
“小细节”暴露“大问题”。奇瑞在致歉声明中明确,事故直接原因是“安全防护绳固定点卸扣意外脱落”——一个看似微小的部件故障,最终引发撞栏险情。这一细节恰恰戳中了当前汽车行业极限营销的通病:为追求“硬核”传播效果,将重心过度倾斜于场景热度与视觉冲击,却在安全保障的“细枝末节”上掉以轻心。
不止于“认错”,更在于“担责”。相较于部分企业事故后的推诿塞责,奇瑞在此次致歉声明中直面问题而非淡化风险。但公众的期待不止于“口头担责”。《安全生产法》明确要求,高风险作业需落实全流程安全管理,而此次卸扣脱落暴露出的,正是安全检查环节的缺失。因此,奇瑞除了履行赔偿承诺,更应公开安全管控流程的复盘结果,真正体现致歉诚意。
景区与监管需筑牢“双重防线”。此次事故的发生,也并非仅企业一方之责。天门山景区作为公共旅游场所,负有保障游客安全和公共设施完好的义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景区显然未能守住安全关口,暴露出“重收益、轻安全”的管理短板。监管部门更需强化对企业营销活动的规范引导,建议建立汽车极限营销活动备案制度,同时明确景区、场地提供方的连带责任,通过“企业自律+景区审核+监管发力”的三重约束,全力遏制营销越界乱象。
安全比流量更“硬核”。对于车企而言,品牌竞争力的核心是消费者对“可靠性”的信任。而这种信任的建立,绝非靠一次惊险的天门山测试就能达成,反而可能因一次安全疏漏彻底崩塌。天门山的护栏可以修复,但品牌信任的裂痕却需要更长久的努力去弥补。希望所有车企引以为鉴,以“安全优先”为营销创新前提,以“责任担当”为品牌发展根基——这才是比任何流量都更珍贵的“硬核资产”。(何清玉)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