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叶落,遍地金黄……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暖阳高照,成都街头一片灿金。锦里西路、银杏路等地的银杏已进入最佳观赏期,市民们缓步其间,或驻足拍照,或俯身拾叶,与成都的金秋来一场温柔的邂逅。为留住这份“限定秋日浪漫”,近日成都再次开启一年一度的“落叶缓扫”模式,对全市68条重要路段实行“一街一策”精细化环卫清扫保洁。这已是该举措落地的第五年,自2021年起,“落叶缓扫”被纳入城市管理常态:在保障环境卫生的同时,为城市留存一份自然之美。

落叶缓扫,让城市更具诗意。“尽日苔阶闲不扫,满园银杏落秋风”。落叶是季节更迭的见证,时至初冬,银杏等观赏性色叶树种为成都织就满城风景。成都没有急于清扫,而是结合树叶变色落地时间与景观保持效果,开启“缓扫”模式,既让秋日诗意在城市驻留,为活力与秩序增添自然野趣,也让城市在“彩色地毯”下尽显亲和力。它留下的,远不止一地斑斓景观,更有浸润生活的深层意义,漫步街头,沉浸于舒缓的场景之中,踩叶听声、拾叶赏景,感受生活本应有的美好与松弛。落叶缓扫,诗意长留,绘就出成都金秋的顶级浪漫。
落叶缓扫,让城市尽显温情。一叶可知秋,一个“落叶缓扫”的举措,也是观察城市治理理念变革的小切口。在日渐寒冷的季节里,在步履匆匆的都市节奏中,“落叶缓扫”以其细腻的考量,传递出城市的温情。它不仅打破了“一刀切”式的刻板管理思维,更在审美与功能之间找到了平衡,展现出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理念。一座城市,正是因为这些细节,才更值得人们驻足与热爱。落叶缓扫,藏着成都“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治理温度,是成都连续16年获得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具象化表达。
需要明确的是,“缓扫”并非“不扫”,而是实施更灵活、更精细的保洁模式,在协调城市与自然、人文与发展之间寻找平衡。此次“缓扫”覆盖全市68条重点路段,较上一年又新增了8条。成都根据气候与树木变色情况,实行“一街一策”的精细化作业,即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以人工捡拾为主,重点清除白色垃圾与腐烂叶片,确保环境整洁;道路中央及绿化带内的落叶则尽量保留,任其自然堆积成景。同时,相关路段原则上暂停洒水作业,使金黄景观更加纯粹持久。这种“一街一策”的精细管理,这种“捡”与“留”之间的取舍,贴合大众对美的期待,也让城市治理更具温度。
落叶缓扫,留住的是自然和谐、人间烟火、城市诗意,守住的是城市与市民双向奔赴的点滴温情。它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管理者在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努力与智慧,同时,市民也应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然之美。
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余凤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