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沱江流域岸边,少先队员们在青年志愿者哥哥姐姐的带领下,充分发扬志愿者精神,不怕脏、不怕累,手持环保袋、钳子等工具,有条不紊地对河边杂草、散落在河岸及周边的漂流废弃物和白色垃圾开展清理……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始终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常态化开展“河小青”守护釜溪河、“红领巾护书员”等特色公益活动,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在实践中增强责任意识、锤炼担当品格。同时,着力打造“红领巾巡讲团”“道德讲堂”等宣讲品牌,组织优秀少先队员讲述成长故事,邀请道德模范走进校园分享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人、激励人。

从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到吴玉章故居陈列馆,“红领巾讲解员”们将红色基因融入成长血脉,把革命先烈的事迹铭记心中。这些年,通过“红领巾讲解员”培养工程,全市累计培养小小讲解员3.9万余名,开展义务讲解活动1.2万余场,服务党团队员、游客等120万余人次。
近年来,自贡市紧扣重要时间节点,规范开展分批入队、主题队会、离队仪式等少先队活动,构建起“队前预备”“队中教育”到“离队输送”的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全市各中小学全面抓好分批入队和推优入团工作,筑牢成长根基,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坚定走好“入队、入团、入党”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
自贡市各中小学校少工委全面规范建立少先队的大、中、小队组织,建好用好队室、队角、鼓号队、红领巾广播站等少先队阵地,进一步加强少先队组织文化建设和组织活力。同时,不断加强光荣感塑造,规范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联合举办“新时代好少年”宣传学习活动。持续强化少先队荣誉激励,6名少先队员获得国家级荣誉,93名少先队员获得省级荣誉,少先队员光荣感进一步提升。

6个省级红领巾红色学院、53个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形成校内外双向发力、有机衔接的组织体系。自贡市“关于建设富顺县少先队口袋公园的提案”等3个小提案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红领巾小提案”,并落地打造全省首个少先队主题口袋公园。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法治的护航,作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应充分利用这个桥梁,用专业力量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助力每一位盐都少年在法治阳光下、红色浸润中茁壮成长。”自贡市人民检察院天府星火·盐未团队成员、自流井区光大街小学校校外辅导员杨洋说道。

近年来,自贡市辅导员纷纷站上“以赛促训”成长平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仅如此,大批优秀选手还走出自贡,踏上川渝少先队赛事舞台提升能力、展示自我。通过培训赋能与竞赛练兵,近2万名辅导员实现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双重提升。
“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富有情怀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亦是少年儿童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今年7月,自贡市育才学校大队辅导员赖未在四川省2025年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技能研讨交流活动上谈道。
自贡市还在全省率先开展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审工作,7名辅导员获评高级职称,11名辅导员获评中级职称。49名少先队工作者获评省级及以上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团干部,职业荣誉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近年来,自贡市全面加强党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明确市县两级党委分管领导担任少工委名誉主任、政府负责同志联系少先队工作,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推动党、团、队育人相衔接,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全省并行考核试点区县,富顺县、荣县、沿滩区均将少先队工作纳入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和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指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印发后,自贡市28家单位第一时间联合印发出台《自贡市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任务分工细则》,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举措,推动少先队工作落地见效。全市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纷纷投身少先队实践活动策划与阵地建设,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少先队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以‘童伴计划’为例,该项目由团市委联合市民政局、市关工委、市妇联、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等单位开展,现已连续4年纳入全市民生实事范畴。”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童伴之家”234个,长期开展亲情伴护、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关爱帮扶、自护自救等主题活动。
“爱心蜀托”不仅为孩子打造了安全充实的假期环境,更通过多元课程与社会资源整合,传递城市温度,获得家长广泛认可。“孩子每天回来都念叨托管班的趣事,还学会了做手工、打篮球、吹口琴,看到孩子那么开心,我们家长也能安心工作!”市民李女士专门致电自贡市12345热线,表扬高新区红旗街道社区“爱心蜀托”公益性假期托管班。
编辑:郑皓匀
责任编辑:张翠娜
编审:张宏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