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荣县大佛 留在红尘与界外的足迹

2012-09-24 10:55 自贡网

0

分享

大佛寺远景

无顶大雄宝殿

山门殿

恢宏大佛

世界第二石刻佛像

荣县历史悠久。,传说荣县在古代为黄帝之子青阳玄嚣的封国。,有史可查的是,荣县在隋代已建县,称为大牢县,到唐朝德武元年即公元618年设为荣州,这也是荣县也被称为“荣州”的由来。“荣”即是梧桐,古代时荣县境内的梧桐树多,所以以“荣”为名。绕荣县而过的两条河流,一条叫东川水,另一条就叫梧桐水。东川水与梧桐水于老城南端汇入旭水河,然后一路奔流,直至下汇于沱江。

荣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得到许多文人雅士的赞美。南宋诗人陆游曾赞美过古荣州:“千里郁为诗书乡”、,“老人处处是道场”。荣县籍名人、清代翰林、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赵熙曾题诗赞美家乡:“荣州不让嘉州好,只少凌云风水声。”

荣县境内许乡镇均有古佛像。高山镇、望佳镇、来牟镇、古佳镇、东兴镇、墨林镇、旭阳镇、度佳镇、正紫镇、新桥镇等地,均建有古佛像,还有坐落在金碧崖的二佛及佛像群。由此可见,在古荣州,佛教文化昌隆,几乎全州“佛光普照”。

更惶遑论声名远扬的荣县大佛了。

荣县大佛位于县城老城区东500米的东山上。大佛坐南面北,背倚山崖,端坐在金刚座上。佛像通高36.67米,头长8.7米,肩宽12.67米,体宽14.6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

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是三世佛,即前世佛燃灯佛、现世佛释迦牟尼、来世佛弥勒佛。虽然荣县大佛的体量次于乐山大佛,但乐山大佛是来世佛即弥勒佛像,所以荣县大佛是居世界第一的释迦牟尼佛像、,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第二大古代石刻佛像(乐山大佛为世界第一大古代石刻佛像)。也正因为此,荣县大佛于1956年被公布为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于1980年重新公布,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话说:乐山大佛雄,荣县大佛美。那么,荣县大佛的美又美在哪里呢?

2012年月9月日3日,是一个秋高气爽、稻谷飘青香的日子时节,记者来到荣县大佛寺,在导游小张小姐的带领下,游览这座千年古寺。

秀美大佛

艺术风格独特传神

走进新建的大佛寺山门,导游小张小姐告诉记者,呈现在眼前的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无顶的大雄宝殿,地面上饰有一尊立龙和佛的十二个脚印。这十二个脚印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至右、从右到左,都是按二四四二排列,信徒走过时既不能走错、走遗漏,更不能走回头路、重复走。

前行数步,便是石刻“释迦五印”。佛教的各种手势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种教义,表达的含义极为丰富。常见的有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即“释迦五印”。

导游小姐一一讲解“释迦五印”的深刻含义。

再往前走,便是108级石梯了。

石梯由花岗石建造,分为三节,每节36梯,共108级。从下直而上,没有捷径,需要一步步踏实往前走。顺利走完这108级石梯,许多人都会出汗——人生也如这108级石梯,分为多节,在每一节上,都可能摔跟头。

不是吗?

登完108级花岗石台阶,便是重檐迭阁的大佛寺建筑群。进入楼阁底层,映入眼帘的是大佛的两只大脚,踏在两朵莲花之上,佛脚如浴过,还“剪”了趾甲,每个甲缝都清晰分明、鲜艳。

沿左侧木楼梯直上二层楼,这时能看见大佛的手了。大佛的双手平放膝上,右掌向下,自然抚膝,左掌伸开,微握,掌中有一颗牟尼珠子。

从左侧上到三楼,便可清晰看见大佛的衣饰、面容。大佛头饰螺髻,上有高髻,鼻高、唇厚、眼大眉粗,眉间有白毫,两耳方长,佛脸丰腴,颈刻三道纹;大佛身着U型袈裟、外罩披肩、内着僧祗支(即偏衫右边)、腹前结带呈蝴蝶形,下有飘带至胯间。大佛曾经多次肉身贴金,全身衣袂施彩,金碧辉煌。现在,大佛的耳、唇、鼻及衣袂缝隙,仍可隐约见到当年贴金施彩的痕迹。

我国有关许多研究专家研究认为:荣县大佛艺术风格独特,比例匀称,与真人相似;造型精细,衣纹流畅,从古代就有“嘉州(乐山)大佛雄,荣州大佛美”的说法;与乐山大佛和云冈大佛相比,荣县大佛表情生动,似在微笑,有神韵、有动感,显得更为独特。,

大佛寺还有许多值得观赏的地方,如达摩渡度江图、罗汉堂、藏经楼、碑刻馆,等等,许多地方都有是国内难得一见的石刻艺术精品,其蕴含的深厚历史知识、人文知识让人叹为观止。

在大佛寺内,还塑有一尊大肚弥勒像,这尊在全省都有名的“笑罗汉”塑得眉弯嘴翘,十分可爱。弥勒佛像,两旁是荣县籍著名书法家柳倩的名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四个“笑”字、四个“容”字,均系不同的书体所写。

神秘大佛

留下许多不解之谜

荣县大佛被许多神秘笼罩着,长期以来,人文专家和民间好奇人士均欲穷究竟。

荣县大佛右手抚膝,摊开的左手掌中托着一颗珠子。在众多的佛像中都没有手中托珠,那荣县大佛的建造者为什么会将一颗珠子放在佛像手中呢?这又是什么珠子呢?一种说法这是释迦牟尼珠,还有人说是佛教的舍利子——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珠子,至今还无定论。

荣县大佛的建成时间是哪一年?至今仍是这座千年古刹的神秘之一。

中国有关摩崖石刻造像的世界遗产一共有5处,即大足石刻、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乐山大佛,其中四川省有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而荣县大佛不仅与这两处世界遗产有紧密的地缘联系,而且有历史文化的传承关系,实际上是这两处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和研究价值。

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佛教塑像是乐山大佛,有清楚的造像记载;而荣县大佛因未发现造像记,且专家们查遍现存的志书,都无详实记载,经过考究,产生了建于唐朝、宋朝两种观点。

据清《古今图书集成》、《方舆考略》、及清乾隆时期的《荣县志》等古籍记载:“大佛山,在东城一里,唐人刻大佛,与山齐,架殿十层。”专家们据此推测荣县大佛造于唐代。中国近代建筑专学家梁思成在遗著《中国雕塑史》中也支持荣县大佛建造于唐代之说。如果荣县大佛真是像有关专家推测的凿于唐武宗会昌七年,即公元847年,那算来距今已有1100多年。

但清朝嘉庆时期的《荣县志》记载:“大佛山......……宋元丰八年僧淳德募修......……成于元祐七年。”说明北宋元丰、元祐年间,曾对大佛进行过大规模装修。清末蜀中名士赵熙支持荣县大佛建于宋朝之说,认为凿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即1085年,成于元祐七年,即公元1092年,算来距今920多年前。

在荣县民间,关于荣县大佛的建造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鲁班后代有两师徒,相约在农历四月初八菩萨生日这天,各自到荣州比试凿刻技术,天亮在龙头山上会合。师傅自然技高一筹,施展浑身解数,鸡鸣天亮时,不多不少刚好凿刻一千尊佛。他问徒弟刻了多少佛,徒弟伸出一根手指,说“只刻了一尊”。师父听后非常生气,愤怒地将手中的铁锤拍向徒弟,一下就将徒弟打死了。当师父来到徒弟刻像的山头一看,惊呆了:徒弟所刻的佛像头与山齐,自己虽刻千尊佛,却不如徒弟一尊,愧疚之下遂气绝身亡。后来,荣州人民把师父刻佛像的地方称为千佛崖,而把徒弟刻佛像的地方称为大佛崖,即现在的荣县大佛。

保护大佛

开发与保护 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对这座千年古刹的保护一直是荣州县人民、各级政府关心的话题。

由于荣县大佛开凿在砂岩体上,长期的风化剥蚀和天灾人祸,使昔日饰彩贴金的巍巍大佛,如今变得斑驳陆离、伤痕累累,“架殿十层”也荡然无存。

荣县大佛刻成后,在古代就经历了多次维修,近现代更是频繁。有关资料记载,在1935年,荣县大佛寺内曾驻扎过军队,使大量的文化物遭到破坏;1943年,荣县县长黄希濂曾主持修缮,对大佛全身施彩、肉身贴金,但在荣县民间却有黄县长偷梁换柱之嫌的传闻,称由此使大佛的修缮效果甚差;“文化大革命”中,荣县大佛遭到严重破坏,有一些造反人员把荣县大佛当作“封资修”,将大佛腹部挖洞,计划填装炸药毁佛,还有造反派人员爬到荣县大佛头部,在大佛脸上书写打油诗……

1981年,荣县文物管理所成立后,荣县大佛的保护和管理才纳入正规,提上议事日程。1986年底,有关部门将已成危房的大佛正殿拆除,加固券拱、处理危岩,采取了仿古仿木结构修建佛光阁和大佛护身楼,使大佛避免了日晒雨淋,得到更完善的保护。

2004年,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经过多方论证,对大佛寺实施进行改扩建工程,修建了包括新山门殿、广场、108级台价阶等。新建的寺门和108级台阶价正对大佛,从山下远望,或从台阶价的每一级眺望,都可仰视巍峨的大佛头顶。

虽然近年来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大佛的保护措施增强,大佛护身楼的修建也避免了大佛再承受风吹雨打,但由于大佛建造在砂岩之上,自然界对大佛的风化毁损作用一直存在,所以至今大佛未得到完整的修复。有关专家担心,若不能有效解除自然界对荣县大佛的风化作用,长此以往,“佛将不佛”。

记者了解到,遵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荣县人民政府已将荣县大佛的保护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 ,纳入发展荣县经济的总体规划之中,并制订出了详细的保护开发方案。

过去,荣州因大佛而骄傲。今天,荣县大佛将为荣州县人民带来新的荣耀。

(照片由荣县文物管理所提供)

特约记者 范丽华

编辑:罗彬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