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木木,本名高林,富顺县福善镇人,先后做过专业歌手、演艺经纪人、职业主持人、喜剧演员,出演了众多方言电视栏目剧,主演了电视连续剧《保安队的幸福生活》、电影《我是乡下爷》。今年4月,在第三届“巴蜀笑星擂台赛”颁奖晚会上,高木木被授予“巴蜀笑星”荣誉称号。近日,记者采访了回到家乡的高木木,了解到他与众不同的艺术人生。
演艺之路 充满崎岖坎坷
刚进入不惑之年的高木木,生长在富顺县福善镇灯山村一个农民家庭,他在幼年就表现出唱歌、跳舞方面的天赋,是学校文艺汇演的台柱子。
1993年,高木木高中毕业后跟着父亲学做生意。期间,常与朋友到卡拉OK厅唱歌,朋友听了都觉得他应该去做职业歌手。1998年,高木木到成都市通俗音乐学校学习了半年声乐。结业后,在成都市娱乐场所做歌手,后来再次做起了生意。
2000年的一天,在达州市大竹县经商的高木木结识了该县川剧团乐队负责人,由该负责人介绍到团里做一名编外通俗歌手。
次年3月,大竹县举行电视歌手大奖赛,高木木获得第二名,因此顺利成为正在筹备改建的大竹县艺术团正式演员。
艺术团不少演职员只要不下乡演出,都是上午排练,下午打麻将。2002年底,高木木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如果继续待在团里,可以想象得到二三十年后自己的样子。他将离开艺术团的想法告诉团领导,领导劝他不要冲动;同事则直截了当地说,现在由政府财政负担的县级专业文艺团体,在全国都屈指可数,有多少文艺爱好者翘首企盼有这样一个铁饭碗呢。
2003年3月,高木木在同事的惋惜声中执拗地离开了艺术团,径直来到成都市通俗音乐学校,希望得到昔日老师的帮助。学校的老师多是从音乐院校或专业文艺团体临时聘请的,教他的老师已没在此兼职。他从校长处得到了班长的手机号码,并得知班长正在广州组织演出。
姐姐、姐夫在成都打工,走投无路的高木木只得寄居到他们简陋、狭窄的租赁房,再到娱乐场所做歌手。
十余天后,班长回来了,同意高木木留在他公司,条件是与其他人一样试用一个月,且试用期没有工资。
班长的公司连同班长和高木木一共只有5人,工作是联系演出市场、组织演员演出。高木木主要做些送送文字材料、演员演出的光盘等杂活。没有工资的高木木晚上就在公司打地铺,早上在外吃稀饭馒头后捎带两个馒头或者一碗方便面回来作为午餐。
试用期满后,班长觉得高木木勤快又能吃苦,聘用他独立跑市场。3个月后,高木木凭借出色的公关能力,为公司争取了大量订单,在成都演艺圈内渐渐小有名气。
名师点拨 成为喜剧演员
在班长公司工作的第7个月,高木木登上了舞台。那天,成都木地板市场上百个商家竞相开展促销文艺演出,仅班长的公司就争取到4份订单,这就同时需要4名主持人,因差缺一名,高木木忐忑不安地上场了。
这次登台后,班长对高木木委以重任——作为领队兼主持人带领演员赴省内的攀枝花市、云南省的昭通市盐津县等地方演出。
2005年夏,高木木离开班长,成为商演职业主持人。做这样的主持人普通话水平不一定高,却要求有喜剧表演基础,通俗地说就是能在舞台上搞笑,调动现场气氛。
高木木幼年就喜欢听马季、姜昆等人的相声,看首届巴蜀笑星沈伐等人的谐剧,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喜剧细胞。大竹县川剧团团长杨崇光是丑角演员,高木木是个有心人,十分留意观看他排练、演出。丑角演员与小品演员有诸多共通处,高木木对丑角艺术耳濡目染,掌握了小品表演的基本技巧。
2003年10月的一次演出中,班长公司曾邀请到沈伐出演。从此,高木木与沈伐联系不断,不时得到沈伐点拨。
一次,在为成都某银行进行商演时,该银行要求演出一个小品,并且要巧妙地插入银行广告。因演员缺乏,高木木找来一个小品视频,和另两人一起认真看了这个小品后,再改台词、排练、演出。
初次表演小品,反响平平。为提高演技,高木木正式拜沈伐为师,学习谐剧等喜剧艺术。他虚心向沈伐请教台词运用、肢体语言表达、人物性格分析等表演技能,认真排练其成名作、1986年登上央视春晚的谐剧《零点七》等作品。
在沈伐的培养下,高木木逐渐成长。他在四川电视台方言栏目剧《麻辣烫》剧组投资拍摄的《兄弟姐妹》《律师事务所的那些事》等剧目中担任角色,在该台《开心21》栏目中担任演员,并承办了个人专辑《搞笑木木》,在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数字电影《一生香水》中饰演时尚、光鲜的富二代。
2010年,《麻辣烫》剧组投资拍摄反映保安酸甜苦辣的30集电视连续剧《保安队的幸福生活》,高木木饰演主角保安队长。为让本土喜剧艺术走出四川,在开机前夕,台领导临时决定演员在剧中一律说普通话。因来不及修改剧本台词,这对习惯了用方言来表演的笑星们是一个挑战,对普通话并非强项、台词多的高木木更是一大难关,他常因留意普通话而影响表演效果,进而影响拍摄进度。
高木木对普通话进行了恶补。在该栏目随后拍摄的一部20集电视系列剧《幸福合租》中,他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进步,受到剧组人员的普遍赞扬。
沉着应对 荣膺巴蜀笑星
2013年9月23日,第三届巴蜀笑星擂台赛启动,高木木积极备战,他送去剧本《啰嗦》参赛。该剧本是他多年前在“夜场”演出时创作的,曾入选2011年四川电视台新春特别节目。之后,第二届巴蜀笑星张德高、我市歌舞曲艺演艺公司编剧徐崧与高木木联袂进行了大幅度改编,并由张德高担任主角,先后登上央视《笑星大联盟》、参加北京喜剧幽默大赛、冲击央视春晚、参加全国电视小品大赛。
高木木在《啰嗦》中出演主角参加擂台赛初赛,在300多位选手中荣获第一名。然而,他被通知参加复赛必须更换剧本。原来,组委会接到反映,称该作品已经非常成熟,不能用于参赛。
高木木临时根据自己曾经做小生意人的经历,熬了5个通宵写出剧本《小贩小贩》。该小品讲述了一个曾经非常困难的小贩在城管人员的帮助下走出困境,该小贩又协助城管人员劝说另一个小贩不要随处摆摊的故事。高木木特地邀请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一位导演指导他和另一参赛选手钟龙贵排练。
在复赛中,《小贩小贩》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并与其他41个节目一同进入了决赛。之后,高木木和导演一起,对该小品反复推敲,针对剧情起伏不大、包袱不够响亮等方面进行了修改。
初赛前,高木木还有些忐忑,因为有好几个选手参加了第二届巴蜀笑星擂台赛并获得了新人奖,他们还因长期参加方言电视剧拍摄,在川内观众中已经小有名气。经过初赛、复赛,高木木心头有底了,但仍不敢掉以轻心,直到决赛即将开始还临时增加了一个包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50多个原创小品、谐剧、相声作品竞技的巴蜀笑星擂台赛上,小品《小贩小贩》获得最佳剧本奖,高木木、钟龙贵均被授予巴蜀笑星称号。
心系家乡 筹划汇报演出
高木木有着浓郁的家乡情结,虽然早已在成都购买了房子,具备做一个成都人的条件,但是他的户口至今仍在富顺县出生地。
自2008年以来,成都自贡商会历届年会文艺演出,高木木都与第二届巴蜀笑星、“盐都胖妹”钟燕平一道担任节目主持,并表演小品或方言诗朗诵等节目,给打拼一年的自贡籍老板们带去快乐。
家乡儿童刘文俊身患重症,有关单位在2010年10月16日组织举行《用爱给予重生》募捐义演,高木木接到邀请后义不容辞回到富顺担任晚会主持人。
2013年3月,相关公司投资拍摄电影《我是乡下爷》。这是一部由我市作家编剧、完全在本土拍摄、本土演员担任重要角色的一部电影,高木木出演主角——淳朴执拗的“骆驼”。有一场戏反映的是“骆驼”、“老歪”两个乡下人来到城里,在公交车上遭遇劫匪,初到城里的他们从猥琐到见义勇为——拿出“乡下爷”的气概与劫匪搏斗,从车上打到车下……为拍出真实的艺术效果,这场戏反复拍摄多次,耗时一整天,高木木没有一句怨言。
2014年自贡春晚,高木木及其恩师沈伐作为仅有的特邀演员,两次回自贡排练徐崧编剧的小品《特殊的婚礼》。高木木在尊重徐崧意见的前提下,积极提出修改建议,融入了更多喜剧元素,给家乡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目前,高木木等人正在与市文化主管部门一起策划沈伐、钟燕平、高木木“三届巴蜀笑星家乡行”汇报演出。
高木木表示,获得巴蜀笑星荣誉称号是新的开始,他将会在艺术道路上执著前行,不断提升演艺水平,为观众呈现更精彩的艺术作品。 (记者 蒋周德)
编辑:张昊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