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5月,张爱萍(中,拄拐杖者)视察大山铺恐龙化石现场
自贡网讯(记者 蒋周德)“恐龙之乡”是自贡的三大“名片”之一。自1915年在荣县发现恐龙化石至1980年, 我市发现恐龙化石点180多处。在众多恐龙化石点中,以大安区大山铺镇“恐龙公墓”中的恐龙化石最为丰富,不但恐龙化石埋藏集中、重叠堆积、数量大、属种多,而且保存完好,其中有不少是价值极大的珍品、孤品。为保护好这个举世罕见的化石宝库,以便进一步研究、探索恐龙的诸多奥秘及开发利用其独特的旅游资源,1982年,国家同意在大山铺恐龙化石埋藏现场,兴建我国第一座恐龙化石遗址博物馆。
专家呼吁建馆 国防科委捐资
大山铺发现并发掘出大量恐龙化石后,不少人士呼吁保护这一化石宝库。1980年12月27日,市科协召开代表大会期间,晨光化工研究院院长柏焱、四川轻化工学院副院长邓桅梧、市盐化工局总工程师熊明镜、自贡鸿鹤化工总厂工程师李士仪等4位市科协副主席和市科协专职副主席林晓、市农业生物学会副理事长陈永毅,联名发出“关于立即保护世界罕见的自贡恐龙化石堆积层和建立自然博物馆的紧急呼吁书”,引起市委高度重视。1981年1月2日,市委书记顾金池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讨大山铺恐龙化石的保护问题。
1981年2月21至23日,省科委、省文化厅主持召开大山铺恐龙化石群现场鉴定会。6月2日,省政府发出《关于勘察、发掘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的通知》。6月21日,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发掘队成立。
1982年5月20日,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将军,在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的陪同下,视察大山铺恐龙化石发掘现场。得知要将化石取出搬走时,张爱萍明确指出:“这是国宝,要很好地保护起来,就地修建博物馆,就地研究陈列。”有陪同领导提到建馆经费的难题时,张爱萍凤趣地说:“过去,可以靠化缘修寺庙,现在为什么不可以靠捐献修博物馆呢?”他当场表示国防科委捐款10万元。
国防科委捐出第一笔经费及张爱萍的“恐龙群窟,世界奇观”题词,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加速了在恐龙化石埋藏现场兴建我国第一座恐龙博物馆的进程。1982年12月18日,国家计委复函省人民政府,同意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并补助建设资金200万元。
方案竞赛定夺 施工之中完善
1982年12月,省建筑学会年会在我市召开。一些与会者关于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计方案采取竞赛的办法及邀请和动员全国建筑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工程设计的提议,得到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认可。
1983年6月25日,自贡恐龙博物馆筹建领导小组与省建筑学会联名向全国21个建筑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发出《关于开展自贡恐龙博物馆设计竞赛和评选办法》的邀请函,同时提供该馆建筑设计所需的地形图、地质图、交通位置图、化石埋藏状况、分布范围以及对建筑设计的各种要求等资料。截至当年8月底,共收到全国107个集体作者和个人参赛设计的方案70个。当年9月12日至20日,在沙湾招待所举行的自贡恐龙博物馆设计方案竞赛评选会上,经过5轮评议,西南建筑工程设计院吴德富、高士策、尹元良3人合作的设计方案,既满足了筹建领导小组提出的要求,更符合专业恐龙博物馆的内函,获得第一名,并被决定作为施工方案。后来,该设计方案获1983度全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1984年3月,承担土建工程的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施工队和承担水电管线安装工程的东方锅炉厂安装队进入现场。在基础工程开工的同时,化石发掘及保护工作加紧配合进行。在中央大厅恐龙化石层底部发现了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卵石(河床砾石)。这些卵石是研究恐龙埋葬环境、水动力学等方面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市委书记王效才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后,拍板决定修改建筑设计方案。建筑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古生物、博物馆等方面的专家提出的具体修改建议,重新设计出在中央大厅“寓古地理环境于建筑之中”的建筑特色和风格。
经过建设者们20个月的辛勤劳动,1985年底,主馆工程竣工,一座新颖别致的大型建筑矗立在大山铺恐龙化石埋藏遗址上。1989年12月,该工程被评为全国建筑金质奖。
陈列布置就绪 迎来中外游客
在建馆过程中,筹建领导小组就开始组织人员做好开馆陈列工作。1986年底,与主馆配套的设施和绿化工程全部竣工,陈列工作先于当年10月26日完成。
1986年春节,自贡恐龙博物馆对外试开放,40天共接待国内外观众30万人次。在试展一年期间,共接待国内外观众50万人次。1987年春节,自贡恐龙博物馆正式开馆,仅1月15日至2月28日,就接待国内外观众50多万人次,日平均接待观众1.2万人次。观众最多的一天达3.5万人次。全年共接待观众83万人次。这年的10月17日,张爱萍再次来到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视察。当张爱萍得知他倡议修建的博物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时,感到非常高兴。他看了向观众播放的电视片后,建议增加反映科技人员爱惜化石的精神和艰苦发掘历史宝藏的过程。
自贡恐龙博物馆造型独特的主建筑、宏伟壮观的化石埋藏现场,以及新颖别致的基本陈列和丰富的展品,赢得了中外观众的一致好评。《当代中国》编委宋锡仁题诗道:“亿万年前盖世雄,而今饮迹霸图穷。幸存残骸傲华馆,千古沧桑话恐龙。”
编辑:范秦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