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良心专家道出自贡雾霾真相:天气再糟糕也不会造成严重雾霾

2015-02-11 21:40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网讯(记者 张启帆 摄影 叶卫东)进入2015年以来,我市连续遭遇雾霾“袭击”,空气质量令人堪忧,仅1月我市就先后两次启动灰霾天气黄色预警。如何应对灰霾天气,也成为本届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为此,记者专访了市环保局总工程师高裕君。

屡遭霾伏 一月连遇三次重度污染

2015年1月,我市空气质量较差,1日至27日,我市经历了三次区域性污染天气,第一次是1月1日至1月4日,第二次是1月13日至1月16日,第三次是1月20日至1月27日。我市空气质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第三次影响最大,小时值一度达到了最高程度的严重污染级别。截至1月27日,有效监测天数共27天,达标天数3天,达标率为11.1%,平均空气质量指数(AQI)为201,属五级,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M2.5。没有一天空气质量达到优,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仅有3天,占统计天数的11.1%;轻度污染天数4天,占统计天数的14.8%;中度污染天数2天,占统计天数的7.4%;重度污染天数达到18天,占统计天数的66.7%。与2014年同期相比,重污染天数显著上升,由2014年同期的9天上升为19天。

缘何霾起 工地扬尘焚烧垃圾加重污染

高裕君介绍说,高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我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筑工地大量的尘土得不到妥善处理就会造成扬尘;其次,焚烧垃圾和农作物秸秆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焚烧后排放的污染物正是PM2.5和PM10,这是造成雾霾天气最重要的两项指标;餐厨油烟的排放也对雾霾天气做出了“贡献”,再加上目前我市的街道清扫方式就等于“灰尘搬家”,道路上大量的尘土被环卫工人清扫过后,并没有进行合理的处理。

高裕君说,除了自身产生的污染物外,我市地处四川盆地,盆地地形造成污染物容易积聚而不易于扩散;冷空气进入盆地的次数少,强度减弱,削弱了污染物的扩散。冬季大气环流较稳定,大部分时间为静风或微风,降水稀少,导致污染物积聚后不易扩散。冬季地面温度低,热量不足,基本无对流或对流较弱,上升运动弱,不利于污染物垂直扩散。气象条件的缺陷造成了我市雾霾天气的加重。“当然了,天气只是加剧了雾霾天气的污染,其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自身,若能控制住污染源头,无论天气再怎么糟糕也不会造成严重的雾霾天气。”高裕君说。

重拳治霾 治理前置,多部门联防联控

针对今年1月我市严重的雾霾天气状况,从1月16日16时起,经市政府批准,我市启动了灰霾天气黄色预警信号,在预警启动之后,市环保部门加大了对污染源头的督查力度,敦促市内各在建工地停工以控制扬尘污染物的产生,将垃圾、秸秆、杂物禁烧责任落实到街道社区,此外还加大了城区主街大道及交通干线的洒水保洁力度,丹桂大街、檀木林街、燊海井路等路段每天洒水保洁5次。

谈及今年的治霾计划,高裕君说:“治理雾霾是个长远的任务,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减少雾霾对我市的侵扰。”据悉,今年市环保部门将继续组织开展城区建筑工地及道路扬尘专项治理行动,重点对各土石方工地、建筑施工工地文明施工情况和进出车辆冲洗情况等加大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控制建筑工地及道路扬尘的产生。加快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在线视频监控系统与数字化城管平台的对接整合,实现相关部门、工程各方主体对施工现场的多级远程网络监控和实时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积极探索建立联审、联查制度,严格把好许可审批关,变末端治理为前置管理,做到防控并举。组织环保、住建、城管、公安等多部门的联合执法,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特别是要严查建筑施工工地车辆带泥上路、渣土运输车辆沿途洒落、不洁车辆进城等违规行为。加大城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巡查、督查工作,及时通报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督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不力的要加大曝光力度,在主要媒体上予以曝光;市目督办、市监察局加大对各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对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履职情况的监督,加大考核问责力度,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区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追责。

编辑:Frank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