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剪纸的前世今生

2018-11-04 18:58 自贡网

0

分享

□  石 根

自贡盐文化底蕴深厚,民间美术丰富多彩,优秀的自贡民间剪纸,可谓一枝独秀,享誉省内外,被世人誉为自贡民间工艺“三绝”之一。1960年,郭沫若先生挥毫题词“中国自贡剪纸”。2009年,自贡剪纸跻身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民间剪纸历史久远

自贡民间剪纸历史久远,始于明清,相传400多年,是农民群众原始的一种祈求美好幸福的精神农耕文化形态,也是物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自剪、自用、自乐。

自贡民间称剪纸叫剪花花,并流传一种风俗。女儿生小孩,娘家必须送醪糟及“红蛋”。“红蛋”如果是白色的,必须剪一些红纸的喜字,如喜蝴蝶、喜蝙蝠、罗绫纹之类的小花贴在蛋的大头上。凡有钱的人家送蛋少则二百,多则上千,请当地巧手来剪贴各种“蛋花”加以点缀,以表喜庆祝贺,反映了人们生息繁衍,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

在自贡民间还盛行一种风俗喜庆活动——灯会。每逢祭祀和喜庆日子,人们常举行提灯会、河灯会、春灯会。灯会活动促进了民间剪纸的普及发展,如:工艺灯、河灯、宫灯、沙灯、孔明灯等均要剪纸装饰美化。灯会活动使剪纸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普及,剪纸与彩灯共生共荣,相得益彰,互相生辉。

自贡因盐建市,因盐而兴,因盐而富。盐业的发展,灯会的盛行,城市的崛起,使有剪纸爱好和技能的农民迁移流入城市。文化、美术爱好者和民间艺人的介入,使乡间僻壤的民间剪纸艺术逐渐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得到普及和发展。

余曼白振兴自贡剪纸艺术

1947年春,一个来自鄂西竹山县的外乡人辗转漂泊到自贡谋生,这个人叫余曼白(原名:余祥雯)。余曼白发现当地民间艺术很丰富,尤其是民间剪纸不错,于是搜集整理,研习揣摸,剪刻出了一批有新意和新面貌的自贡剪纸。

1956年,国家公私合营,余曼白进单位工作(原自贡市手工业联社)。1958年,自贡市工艺美术厂成立。不久,工艺美术学校建成。余担任自贡市工艺美术厂设计室主任,同时兼任工艺美术学校剪纸课教师。美术厂开展剪纸工艺生产,招收剪纸艺徒16人,日产量达2000余幅,产品订单不断。除本地销售外,大量剪纸销往成都、重庆、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以及远销美、英、法、德、苏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余曼白剪纸还在德国参加“莱比锡世界博览会”,展出获好评。

就在剪纸发展正红火之时,风云突变,“文革”浩劫袭来。1968年8月11日,自贡剪纸开创者、剪纸艺术家余曼白因惨遭迫害,蒙受不白之冤,纵身跳入了釜溪河。不久,剪纸停产,合同终止,艺徒离散。

沈成林创新剪纸艺术新技法

改革开放后,自贡剪纸几经波折,春风又生。几十万张《三国人物》《药物花卉》剪纸作品出口日本;几百幅剪纸精品被国家博物馆、美术院校和文化部门收藏;出版剪纸专集或印制剪纸画全国发行;不少剪纸选编入国家级剪纸专集和选集,有的剪纸还编入首部《中国民间剪纸史》大典;参加国际国内剪纸博览会、展览会、广交会、大奖赛,并多次获金奖、银奖、铜奖;不少剪纸作品在国家级报刊发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介绍;自贡剪纸作者多次应邀赴澳门、日本、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文化节”展销献艺,深受欢迎。

自贡剪纸风格的形成,受深厚地域文化影响,尤其受本地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如:木雕石刻、桃花刺绣、拔染扎染、汉砖泥塑、庙宇图案的影响,大胆吸收北方剪纸的粗犷雄浑、南方剪纸的精巧细腻(江、浙),使自贡剪纸逐渐形成了清新明快,质朴丰润,拙中带巧,平里有奇,装饰图案味浓,现代感强,雅俗共赏的风格。自贡剪纸技法有:剪、刻、撕、火绘等。

自贡民间剪纸在继承开拓创新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最具代表而居功至伟的作者,当属已故著名剪纸艺术家余曼白先生。其次,还有一位古稀老者、余曼白早期入室弟子沈成林,他坚持传承创新近60余年,成绩斐然,是四川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自贡手工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他与同道们对自贡剪纸进行了大胆的研究创新开发,先后创作出全国首创的装裱、挂历、摄影、拓彩、双面、立体、灯影剪纸。作为剪纸艺术家,沈成林还创造出新的剪纸技法“火绘”剪纸及彩色剪纸的“笔绘”手法。

自贡剪纸在表现内容方面,取材广泛,反映地方乡土风情,人文历史特色突出,精品杰作众多,斐声巴蜀,在国内外均有突出地位和影响。上世纪60年代,四川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专家曹洪潮先生评价:“自贡是四川剪纸基地”。著名书画家吴凡在观看自贡剪纸后,挥毫提词:“艺术精绝”。被誉为“蜀中刘八哥”之称的刘克刚先生对自贡剪纸更是赞叹不已,他对自贡剪纸的定位是:“格调高雅,富有个性”。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民间工艺》主编、民间艺术学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张道一先生参观沈成林剪纸展览后赞道:“现在都讲横向联系文化上的横向联系了不起,沈成林的剪纸不是跟书法结合搞了‘卷抽’吗?这样它就把文人书画与民间工艺联系起来,通过它把鸿沟填补起来了。”“思路和路子都是对的,要很好的走下去。”

目前,沈成林通过三年多时间设计,上千次易稿,上万次修改,准备把自贡两千余年的井盐历史,以剪纸作品的形式恢弘呈现,将自贡剪纸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今天,四川省级“非遗”的保护项目自贡手工剪纸,在自贡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数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自贡剪纸技艺在大学、中学、小学得到传授和普及。自贡剪纸开设专卖店,进入市场和宾馆饭店,走进“农家乐”,装饰美化自贡灯会,参加多届“世界非遗节”,亮相各种展会和各种节庆活动。自贡剪纸与印制品、染制品等相结合,创造出一批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的新品种,受到市场的欢迎,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编辑:范秦龙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