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提供指引和遵循。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新华社记者历时2个月,分赴全国多地,走进街道、社区、乡镇、农村,在民主的“实践末梢”,见证多地践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探索,见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2024-09-18 11:33
新华网2024-09-16 16:01
新华社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华夏大地同庆。 品月饼、赏月拜月、看花灯、饮桂花酒……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曾多次强调要发挥其宝贵价值和独特作用。 让我们一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讲述,在充满“烟火气”的节庆习俗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2024-09-16 15:59
南方网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重视家庭、家国一体的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注重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小家庭的和睦美满促进国家社会和谐稳定。 中秋月圆,让我们在家庭亲情、游子乡情中,一起体味小家大国同频共振的这份深厚的真情。
2024-09-16 11:55
央广网客户端“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来到黄河之畔,深以为然。 黄河之水天上来。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几”字形的大写意横跨三大阶梯,5400余公里奔流不息,冲出峡谷、塑造平原、汇聚百川、东入渤海。 不负黄河万古流。奔腾在华夏文明的历史河床上,黄河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
2024-09-16 09:14
人民日报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甘肃、陕西宝鸡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篇章。 甘肃天水是伏羲文化的发源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他指出,要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保
2024-09-16 09:11
央视网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24年7月18日) 习近平 这次全会,听取了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全会通过的《决定》,总结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
2024-09-15 15:50
《求是》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强调,全会通过的《决定》,总结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
2024-09-15 15:49
新华社秋到陕甘,青铜文化与渭河秋色在宝鸡交相辉映,天水麦积山石窟在秋意中更显古韵悠长。西北的豪迈交织秋日的宁静,恰如黄河兰州段,静谧壮阔。 9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陕西省宝鸡市和甘肃省天水市、兰州市考察调研。考察中,总书记看何尊、观石窟、望大河,一个重要关注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宝鸡,周秦王朝发祥于此,《周礼》《周易》等灿烂的文化经典孕育于此。
2024-09-15 15:47
央视新闻客户端9月14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隆重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在这个重要时点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深化了认识、坚定了信心、增强了底气,发出了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动员令。 重要时点召开的重要会议 “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伟大变革”“是人类政治
2024-09-15 15:44
新华社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大计。 9月12日,在甘肃兰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继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2021年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后,再次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在本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就黄河水使用问题明确要求“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细化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
2024-09-15 08:37
央视网中新网9月13日电 题:在这里,习近平曾端起一瓢水尝了尝 “引洮供水工程建得很好,要多抓这样造福人民的工程,切实解决老百姓面临的生产生活问题。” 9月11日,甘肃天水市,习近平总书记在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时,听取了甘肃引洮供水工程建设运行情况汇报。得知工程进展顺利,甘甜的洮河水惠及近600万群众,习近平如是说。 这是他牵挂了许多年的一项民生工程。 2013年2月在甘肃考察时,习近平曾来到海拔
2024-09-15 08:36
中国新闻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辛探索长期奋斗的成果,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全新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深刻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系统总结了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重大成
2024-09-15 08:33
央视网原标题:“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陕西考察并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纪实 大江大河,历来牵动文明变迁和国家、民族兴衰。“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习近平总书记深思熟虑。 黄河,5464公里水流泱泱,全流域79.5万平方公里千折百转。她是横亘在神州大地上九曲十八弯的大写意,是奔腾在华夏文明中壮阔无垠的大历史。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习
2024-09-15 08:32
人民日报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天天学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
2024-09-14 17:42
央视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甘肃考察。习近平指出——
2024-09-13 20:36
中国新闻网9月12日,正在西部地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一场重要座谈会。这是今年第三场推动区域发展战略落实的座谈会,也是新时代以来第三场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 继5年前在首场黄河主题座谈会上提出“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之后,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01 先调研、再开会 从郑州、济南到兰州,三场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座谈会,分别开在黄
2024-09-13 15:52
央视新闻原标题: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富民兴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途中在陕西宝鸡考察 蔡奇陪同考察 新华社甘肃兰州/陕西宝鸡9月1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甘肃考察时强调,甘肃要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快绿色低碳转
2024-09-13 15:49
新华网9月12日,正在西部地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一场重要座谈会。这是今年第三场推动区域发展战略落实的座谈会,也是新时代以来第三场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 继5年前在首场黄河主题座谈会上提出“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之后,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01 先调研、再开会 从郑州、济南到兰州,三场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座谈会,分别开在黄
2024-09-13 15:09
央视新闻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兰州市黄河兰州中山桥段,了解当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情况,同正在黄河岸边休闲旅游的市民、游客亲切交流。习近平指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久久为功,一年一年推、一年一年抓落实。大保护是大发展的前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 黄河 穿越5400多公里大地 滋养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水脉牵系着血脉、文脉 为中华民族浸染出鲜明的底色 “
2024-09-13 10:59
新华社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